AABC式 (1450个)

121

历历可数

成语拼音:
lì lì kě shǔ
成语解释: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122

累累如珠

成语拼音:
lěi lěi rú zhū
成语解释:
累累:连接成串。一个紧接一个,就像一串珠子。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刘师培《文说》:“师乙论音,累如贯珠。”
123

栗栗危惧

成语拼音:
lì lì wēi jù
成语解释: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成语出处:
《尚书 汤浩》:“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124

碌碌无能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néng
成语解释: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成语出处:
宋 吴箕《常说》:“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125

碌碌无奇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qí
成语解释:
平凡,无特殊才能。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126

碌碌无为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wéi
成语解释: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127

碌碌无闻

成语拼音:
lù lù wú wén
成语解释:
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
成语出处:
宋 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
128

默默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成语出处: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129

没没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你我要是见的到此,虽不能和大帅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没没无闻了。”
130

脉脉相通

成语拼音:
mài mài xiāng tōng
成语解释:
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
131

靡靡之乐

成语拼音:
mí mí zhī lè
成语解释:
同“靡靡之音”。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132

靡靡之声

成语拼音:
mí mí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同“靡靡之音”。
成语出处:
《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133

靡靡之音

成语拼音:
mǐ m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
靡靡:颓废萎靡。使人萎靡、颓唐的声音。形容颓废、萎靡或淫荡的音乐。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十过》:“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134

戚戚具尔

成语拼音:
qī qī jù ěr
成语解释:
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135

茕茕孑立

成语拼音:
qióng qióng jié lì
成语解释:
孤独无依的样子。
成语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36

窃窃私议

成语拼音:
qiè qiè sī yì
成语解释:
窃窃:偷偷;私:私下;议:议论。背地里小声议论。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干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议。”
137

窃窃私语

成语拼音:
qiè qiè sī yǔ
成语解释: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成语出处: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138

切切私语

成语拼音:
qiè qiè sī yǔ
成语解释:
指私下小声说话。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39

区区之众

成语拼音:
qū qū zhī zhòng
成语解释:
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
成语出处:
《孔丛子·论势》:“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
140

人人得而诛之

成语拼音: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成语解释:
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成语出处:
《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 AABC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