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C式 (1450个)

101

群策群力

成语拼音:
qún cè qún lì
成语解释:
策:计策;主意。群:集体;大家人。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102

倾国倾城

成语拼音: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成语解释: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103

如痴如梦

成语拼音:
rú chī rú mèng
成语解释: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成语出处:
明 李贽《焚书 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104

如痴如醉

成语拼音:
rú chī rú zuì
成语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105

如切如磋

成语拼音:
rú qiē rú cuō
成语解释:
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成语出处: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06

如埙如篪

成语拼音:
rú xūn rú chí
成语解释:
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107

如醉如痴

成语拼音:
rú zuì rú chī
成语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神思恍惚。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恼芳心似醉如痴。”
108

四百四病

成语拼音:
sì bǎi sì bìng
成语解释:
谓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成语出处:
《三国志平话》上卷:“学究用手揭起匣盖,只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109

事齐事楚

成语拼音:
shì qí shì chǔ
成语解释:
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110

头出头没

成语拼音:
tóu chū tóu mò
成语解释:
比喻追随世俗。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投子同禅师法嗣 濠州思明禅师》:“问:'如何是清洁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
111

无声无臭

成语拼音:
wú shēng wú xiù
成语解释: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112

一班一辈

成语拼音:
yī bān yī bèi
成语解释:
谓同等,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当日你这厮诽谤朝廷,潜地奔逃,我这一班一辈的人,为你不知受过多少限责,你却躲在卖酒的李秀家里快活。”
113

一吹一唱

成语拼音:
yī chuī yī chàng
成语解释:
吹:吹嘘。唱:唱和。两个人说话,互相帮衬。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二人一吹一唱,说得颜氏心中哑口无言,心下也生疑惑,委决不下,把一天欢喜,又变为万般愁闷。”
114

一成一旅

成语拼音:
yī chéng yī lǚ
成语解释:
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
115

宜嗔宜喜

成语拼音:
yi chen yi xi
成语解释:
意思是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很美的。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116

宜喜宜嗔

成语拼音:
yí xǐ yí chēn
成语解释:
见“宜嗔宜喜”。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挂枝儿·爱》:“爱你打我的手势儿娇,还爱你宜喜宜嗔也,嗔我时越觉得好。”
117

自吹自擂

成语拼音:
zì chuī zì léi
成语解释: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118

自吹自捧

成语拼音:
zì chuī zì pěng
成语解释:
自我吹嘘,自己捧场。
成语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化名新法》:“‘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个文人也不要化为‘社’,倘使只为了自吹自捧,那真是‘就近又有点卑劣了’。”
119

不尴不尬

成语拼音:
bù gān bù gà
成语解释: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右为难。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120

半间半界

成语拼音:
bàn gān bàn gà
成语解释: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成语出处:
参见“半间不界”。
* ABAC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