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开头 (1785个)

881

盗名暗世

成语拼音:
dào míng àn shì
成语解释: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成语出处:
《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882

杜门不出

成语拼音:
dù mén bù chū
成语解释:
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成语出处: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883

独木不成林

成语拼音: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884

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成语拼音:
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885

敦睦邦交

成语拼音:
dūn mù bāng jiāo
成语解释:
敦睦:亲厚和睦;邦:泛指国家。形容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亲厚和睦
成语出处:
鲁迅《“立此存照”(七)》:“但就大体而言,是极有益于敦睦邦交的。”
886

诞谩不经

成语拼音:
dàn màn bù jīng
成语解释: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六:“古今传记《拾遗记》、《东文朔外传》之类,悉诞谩不经。”
887

独木不林

成语拼音:
dú mù bù lín
成语解释: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
汉 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888

大谋不谋

成语拼音:
dà móu bù móu
成语解释: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成语出处:
《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889

大缪不然

成语拼音:
dà miù bù rán
成语解释:
见“大谬不然”。
成语出处:
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太师心知其事大缪不然,为解说于上,请以百口保其无他。”
890

斗米尺布

成语拼音:
dǒu mǐ chǐ bù
成语解释:
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
成语出处:
明 袁宏道《碧晖上人修净室引》:“其一余不知名,亦不识面貌,每日以沉湎为工课。凡所得斗米尺布,尽以沽酒。”
891

当面出丑

成语拼音:
dāng miàn chū chǒu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892

断墨残楮

成语拼音:
duàn mò cán chǔ
成语解释:
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成语出处:
明 王世贞《俞紫芝》:“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遂与仲温并驱。”
893

犊牧采薪

成语拼音:
dú mù cǎi xīn
成语解释:
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成语出处:
894

低眉垂眼

成语拼音:
dī méi chuí yǎn
成语解释:
低着,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895

敦默寡言

成语拼音:
dūn mò guǎ yán
成语解释:
稳重而少言语。
成语出处: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学能文。”
896

戴眉含齿

成语拼音:
dài méi hán chǐ
成语解释:
见“戴发含齿”。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抱余疚于泉台也。”
897

毒魔狠怪

成语拼音:
dú mó hěn guài
成语解释: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成语出处:
《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898

杜门晦迹

成语拼音:
dù mén huì jì
成语解释:
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成语出处:
《周书·宇文神举传》:“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孝武深纳焉。”
899

打闷葫芦

成语拼音:
dǎ mèn hú lu
成语解释: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900

东门黄犬

成语拼音: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成语解释: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成语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D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