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开头的成语 (1494个)

961

福生于微

成语拼音:
fú shēng yú wēi
成语解释:
微:小数名,长度为0.000001寸或圆度的六十分之一秒。福佑生于细微的小事件中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962

风霜雨雪

成语拼音:
fēng shuāng yǔ xuě
成语解释:
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963

福孙荫子

成语拼音:
fú sūn yīn zǐ
成语解释:
谓福荫及于子孙。
成语出处:
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葬公婆》:“这坟呵,只愿得中干燥,福孙荫子也者难料;便荫得个三公,也济不得亲老。”
964

风树之悲

成语拼音:
fēng shù zhī bēi
成语解释: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成语出处:
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子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
965

乏善足陈

成语拼音:
fá shàn zú chén
成语解释:
善:良好成绩;陈:陈述,告诉。情况如常,无可称道
成语出处: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善足陈。”
966

附膻逐臭

成语拼音:
fù shān zhú chòu
成语解释: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成语出处:
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967

风树之感

成语拼音:
fēng shù zhī gǎn
成语解释: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968

发上指冠

成语拼音:
fā shàng zhǐ guàn
成语解释:
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盗跖闻之,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969

覆餗之患

成语拼音:
fù sù zhī huàn
成语解释:
覆:翻;餗:鼎里的食物。鼎足坏了,食物倒出。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何夔传》注引孙盛曰:“得其人则论道之任隆,非其才则覆餗之患至。”
970

附膻逐秽

成语拼音:
fù shān zhú huì
成语解释:
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成语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971

负俗之累

成语拼音:
fù sú zhī lèi
成语解释: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成语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
972

犯上作乱

成语拼音:
fàn shàng zuò luàn
成语解释: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973

辅世长民

成语拼音:
fǔ shì zhǎng mín
成语解释:
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974

肤受之诉

成语拼音:
fū shòu zhī sù
成语解释: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成语出处:
《论语 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975

飞砂走石

成语拼音:
fēi shā zǒu shí
成语解释: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成语出处:
唐 韩鄂《岁华纪丽 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976

飞沙转石

成语拼音:
fēi shā zhuǎi shí
成语解释:
飞:使飞扬;转:滚动。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迅猛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凯陆胤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977

反身自问

成语拼音:
fǎn shēn zì wèn
成语解释:
见“反躬自问”。
成语出处:
清·戴名世《程孝子传》:“呜呼!人孰不有母,读孝子之事,反身自问,竟何如哉!”
978

风斯在下

成语拼音:
fēng sī zài xià
成语解释:
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979

匪石之心

成语拼音:
fěi shí zhī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坚贞不渝
成语出处:
《诗经 邶风 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980

肤受之愬

成语拼音:
fū shòu zhī xiāng
成语解释:
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 F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