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开头 (1778个)

961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成语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rén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962

愀然不乐

成语拼音:
qiǎo rán bù lè
成语解释: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成语出处:
《荀子 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963

弃如弁髦

成语拼音:
qì rú biàn máo
成语解释:
弁:古代的帽子;髦:儿童的垂发。比喻毫不可惜地丢弃无用之物
成语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弃如弁髦,《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964

求人不如求己

成语拼音: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成语解释:
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965

弃如敝屣

成语拼音:
qì rú bì xǐ
成语解释:
敝:破烂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样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亦作“弃若敝屣”、“去如敝屣”、“如弃敝屣”。
成语出处: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所以他们看得出中国诗文的好处,而我们反自己看不见弃如敝屣了。”
966

千日打柴一日烧

成语拼音:
qiān rì dǎ chái yī rì shāo
成语解释:
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也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同“千日斫柴一日烧”。
成语出处:
967

求仁得仁

成语拼音:
qiú rén dé rén
成语解释: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68

沁人肺腑

成语拼音:
qìn rén fèi fǔ
成语解释:
吸入清新空气或喝了可口饮料;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
成语出处:
明 张岱《陶庵梦忆》:“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腑。”
969

沁入肺腑

成语拼音:
qìn rù fèi fǔ
成语解释:
沁:渗入,浸润。渗入人的内脏。指感受极深
成语出处:
清·张岱《陶庵梦忆·乳酪》:“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
970

轻若鸿毛

成语拼音:
qīng ruò hóng máo
成语解释:
见“轻于鸿毛”。
成语出处:
《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971

齐人攫金

成语拼音:
qí rén jué jīn
成语解释:
攫:夺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金而去。”
972

契若金兰

成语拼音:
qì ruò jīn lán
成语解释: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973

穷日落月

成语拼音:
qióng rì luò yuè
成语解释:
穷:尽。从白天到晚上不间断
成语出处:
明·高攀龙《光州学正薛公以身墓志铭》:“研经订史,未尝不穷日落月。”
974

潜濡默被

成语拼音:
qián rú mò bèi
成语解释:
犹潜移默化。
成语出处:
明·文征明《王武宁去思颂》:“惟夫浚德渊微,潜濡默被,出于至诚,而泯于无迹。”
975

求荣卖国

成语拼音:
qiú róng mài guó
成语解释:
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荣卖国之辈,如何保守得江山?”
976

潜濡默化

成语拼音:
qián rú mò huà
成语解释:
犹潜移默化。
成语出处:
刘揆一《黄兴传记》:“今就湘省而论,军学界革命思想,日见发达,市民亦潜濡默化。”
977

欺软怕硬

成语拼音:
qī ruǎn pà yìng
成语解释: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978

耆儒硕德

成语拼音:
qí rú shuò dé
成语解释:
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成语出处:
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必使耆儒硕德,为之师保。”
979

轻饶素放

成语拼音:
qīng ráo sù fàng
成语解释:
轻易地饶恕,白白地放过。
成语出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俺哥哥若有些好歹,我不道的轻饶素放了你也。”
980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成语拼音:
qián rén shī jiǎo,hòu rén bǎ huá
成语解释: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成语出处:
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第六卷:“今世俚语:‘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即汉谚“前车覆,后车戒‘之义也。”
* Q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