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开头 (700个)
-
581
枘圆凿方
- 成语拼音:
- ruì yuán záo fāng
- 成语解释:
- 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
- 成语出处:
- 《好逑传》第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
-
582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 成语拼音:
- rú yuè zhī héng,rú rì zhī shēng
- 成语解释:
- 恒:月上弦。像逐渐圆满的上弦月亮,像太阳刚刚升起。比喻正处在兴盛时期或有强大的生命力
- 成语出处:
-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
583
仁义之师
- 成语拼音:
- rén yì zhī shī
- 成语解释:
-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
584
人言啧啧
- 成语拼音:
- rén yán zé zé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 成语出处:
-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话说王府娶亲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场扫兴,任人言啧啧,他只在房里抽烟。”
-
585
如运诸掌
- 成语拼音:
- rú yùn zhū zhǎng
- 成语解释:
- 象放在手心里摆弄一样。形容事情办起来非常容易。
- 成语出处:
- 《列子 杨朱》:“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
-
586
日中必彗
- 成语拼音:
- rì zhōng bì huì
- 成语解释:
- 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
- 成语出处:
- 《六韬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
-
587
日昃不食
- 成语拼音:
- rì zè bù shí
- 成语解释:
-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 成语出处:
-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
-
588
枘凿冰炭
- 成语拼音:
- ruì záo bīng tàn
- 成语解释:
-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兼容。参见“枘凿方圆”。
- 成语出处:
-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 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
-
589
日中必移
- 成语拼音:
- rì zhōng bì yí
- 成语解释:
- 同“日中则昃”。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
590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 成语拼音:
- rì zhōng bì yí,yuè mǎn bì kuī
- 成语解释:
-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
591
日中必昃
- 成语拼音:
- rì zhōng bì zè
- 成语解释:
- 同“日中则昃”。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
-
592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 成语拼音:
- rì zhōng bì zè,yuè mǎn bì kuī
- 成语解释:
-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
-
593
肉中刺
- 成语拼音:
- ròu zhōng cì
- 成语解释:
- 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我们很是那吃醋拈酸容不下人的不成,怎么‘拔出肉中刺,眼中钉’?是谁的钉,谁的刺?”
-
594
日坐愁城
- 成语拼音:
- rì zuò chóu chéng
- 成语解释:
-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 成语出处:
- 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
595
入主出奴
- 成语拼音:
- rù zhǔ chū nú
- 成语解释:
-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原道》:“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
596
人之常情
- 成语拼音:
- rén zhī cháng qíng
- 成语解释:
-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 成语出处:
- 南朝 粱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文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
597
任重才轻
- 成语拼音:
- rèn zhòng cái qīng
- 成语解释:
- 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 成语出处:
- 三国蜀 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
598
如醉初醒
- 成语拼音:
- rú zuì chū xǐng
- 成语解释:
- 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
-
599
肉竹嘈杂
- 成语拼音:
- ròu zhú cáo zá
- 成语解释:
- 肉:口中的歌声;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杂乱。音乐杂乱
- 成语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不复可闻言笑。”
-
600
任重道悠
- 成语拼音:
- rèn zhòng dào yōu
- 成语解释:
- 见“任重道远”。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 R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