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开头 (700个)
-
641
任重致远
- 成语拼音:
- rèn zhòng zhì yuǎn
- 成语解释:
-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642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 成语拼音:
-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
- 成语解释:
-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
643
日中则昃
- 成语拼音:
- rì zhōng zé zè
- 成语解释:
-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成语出处:
-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644
认贼作子
- 成语拼音:
- rèn zéi zuò zǐ
- 成语解释:
- 见“认贼为子”。
- 成语出处: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
645
如指诸掌
- 成语拼音:
- rú zhǐ zhū zhǎng
- 成语解释:
-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后用“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 成语出处:
-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646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成语拼音:
-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
- 成语解释:
-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成语出处:
- 《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
647
如痴如呆
- 成语拼音:
- rú chī rú dāi
- 成语解释:
- 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 成语出处:
- 刘兰生《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他总是站在高高的牛牯垛峰颠,如痴如呆地仰望着头顶的星空。”
-
648
如梦如醉
- 成语拼音:
- rú mèng rú zuì
- 成语解释:
-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 成语出处:
- 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
649
日月如箭
- 成语拼音:
- rì yuè rú jiàn
- 成语解释:
- 比喻光阴很快地飞逝
- 成语出处: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俗云日月如箭……转瞬便隔了年头。”
-
650
入不敷出
- 成语拼音:
- rù bù fū chū
- 成语解释:
- 敷:足够;出:支出。收入的不够开支的。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
651
肉搏战
- 成语拼音:
- ròu bó zhàn
- 成语解释:
- 交战双方徒手或用短兵器格斗。指直接对抗
- 成语出处:
- 欧阳山《三家巷》:“赤卫队员们正赶紧跑过去堵塞那个缺口,展开一场激烈的肉搏战。”
-
652
柔肠寸断
- 成语拼音:
- róu cháng cùn duàn
- 成语解释:
- 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 成语出处:
- 清 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
653
人材出众
- 成语拼音:
- rén cái chū zhòng
- 成语解释:
-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同“人才出众”。
- 成语出处:
- 清 吴趼人《情变》第四回:“我想我们二官人材出众,生得又秀气,何老头子见了,一定是中意的。”
-
654
惹草粘花
- 成语拼音:
- rě cǎo niān huā
- 成语解释:
- 惹:招引。比喻随处迷恋于不正当的男女情爱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却说湍制台九姨太身边的那个大丫头,自见湍制台属意于他,他便有心惹草粘花,时向湍制台跟前勾搭。”
-
655
忍耻偷生
- 成语拼音:
- rěn chǐ tōu shēng
- 成语解释:
-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
656
肉颤心惊
- 成语拼音:
- ròu chàn xīn jīng
- 成语解释:
-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 成语出处:
- 《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
657
人多口杂
- 成语拼音:
- rén duō kǒu zá
- 成语解释:
-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 成语出处: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
658
人非木石
- 成语拼音:
- rén fēi mù shí
- 成语解释: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
659
辱国殃民
- 成语拼音:
- rǔ guó yāng mín
- 成语解释:
-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 成语出处:
- 《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
660
如鲠在喉
- 成语拼音:
- rú gěng zài hóu
- 成语解释:
-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 成语出处:
- 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 R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