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开头的成语 (3433个)

861

袁安高卧

成语拼音:
yuán ān gāo wò
成语解释:
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成语出处:
《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载: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
862

有案可查

成语拼音:
yǒu àn kě chá
成语解释:
案:案卷,文书。指有证据可查。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7章:“我是公务人员,一切手续证件齐全不缺,有案可查,有凭可证。”
863

有案可稽

成语拼音:
yǒu àn kě jī
成语解释:
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有证据可查。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尊重中国行政和领土的完整,以及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等等,这是有案可稽的。”
864

依阿取容

成语拼音:
yī ā qǔ róng
成语解释:
谓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归田录〉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循世俗,使怨嫉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865

于安思危

成语拼音:
yú ān sī wēi
成语解释: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
《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866

晏安鸩毒

成语拼音:
yàn ān zhèn dú
成语解释:
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867

宴安鸩毒

成语拼音:
yàn ān zhèn dú
成语解释:
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成语出处:
《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杜预注:“以宴安比之鸩毒。”
868

宴安鸠毒

成语拼音:
yàn ān zhèn dú
成语解释:
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鸠毒,不可怀也。”
869

燕安鸩毒

成语拼音:
yàn ān zhèn dú
成语解释:
见“燕安酖毒”。
成语出处:
宋·朱熹《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张公行状》下:“今不幸建康则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业不可成,且秦桧二十年在临安为燕安鸩毒之计,岂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图。”
870

言不谙典

成语拼音:
yán bù ān diǎn
成语解释:
谙:熟悉。说话用词不能依据经典
成语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
871

摇摆不定

成语拼音:
yáo bǎi bù dìng
成语解释:
指心意犹豫不决,来回变化
成语出处:
周恩来《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小资产阶级也常摇摆不定,只有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
872

夜不闭户

成语拼音:
yè bù bì hù
成语解释: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73

欲罢不能

成语拼音:
yù bà bù néng
成语解释: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874

衣不蔽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bì tǐ
成语解释: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875

以不变应万变

成语拼音:
yǐ bù biàn yīng wàn biàn
成语解释:
用一种固定来处理变化的事情
成语出处: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我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结出的经验是‘以不变应万变’。”
876

衣不重帛

成语拼音:
yī bù chóng bó
成语解释:
帛:布帛。不穿多层衣服。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尹文子·大道》:“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
877

衣不重彩

成语拼音:
yī bù chóng cǎi
成语解释: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
878

衣不重采

成语拼音:
yī bù chóng cǎi
成语解释:
重:重叠;采:通“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生活节俭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879

烟不出火不进

成语拼音:
yān bù chū huǒ bù jìn
成语解释:
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孙七太太是个四十来岁,永远烟不出火不进的,不惹人注意的妇人。”
880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成语拼音: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yǒu kǔ shuō bù chū
成语解释: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成语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Y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