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开头的成语 (2934个)

761

自作之孽

成语拼音:
zì zuò zhī niè
成语解释:
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4章:“与卖国者言救国,与毁法者言护法……尽王揖唐等自作之草,如何与彼谈判!”
762

正正之旗

成语拼音:
zhèng zhèng zhī qí
成语解释:
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成语出处: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763

迍邅之世

成语拼音:
zhūn zhān zhī shì
成语解释:
迍邅:处境困难。指困难的乱世
成语出处:
《晋书·张轨传》:“今事未靖,不可以拘系常言,以太平之理责人于迍邅之世。”
764

至再至三

成语拼音:
zhì zài zhì sān
成语解释:
指一而再,再而三。
成语出处:
《尚书·多方》:“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妾隔帘故邀其满引,至再至三,终不肯出。”
765

震主之威

成语拼音:
zhèn zhǔ zhī wēi
成语解释:
威:威势。使君主畏忌的威势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766

智珠在握

成语拼音:
zhì zhū zài wò
成语解释:
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比喻人有很高的智慧
成语出处:
清·袁枚《与刘介石太守》:“阁下智珠在握,或小试其使贪使诈之才,而仍有毅然不惑之见,恐非香亭之所能知也。”
767

知章知微

成语拼音:
zhī zhāng zhī wēi
成语解释:
微:细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成语出处:
晋·潘岳《杨仲武诔》:“笃生吾子,诞茂淑姿。克岐克嶷,知章知微。”
768

字字珠玉

成语拼音:
zì zì zhū yù
成语解释: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资金,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769

昭昭之宇

成语拼音:
zhāo zhāo zhī yǔ
成语解释:
昭昭:光明;宇:宇宙,指世界。指光明的世界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淮南子·精神训》:“甘瞑于太霄之宅,而觉视于昭昭之宇。”
770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成语拼音:
zhuō zéi zhuō zāng,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
成语解释: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771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成语拼音: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shā rén jiàn shāng
成语解释:
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772

芝艾并焚

成语拼音:
zhī ài bìng fén
成语解释: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和美丑。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
773

自爱不自贵

成语拼音:
zì ài bù zì guì
成语解释:
自爱:指有自爱、自尊之心;自贵:抬高自己。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774

憎爱分明

成语拼音:
zēng à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成语出处:
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775

灼艾分痛

成语拼音:
zhuó ài fēn tòng
成语解释:
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
《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776

芝艾共焚

成语拼音:
zhī ài gòng fén
成语解释:
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
777

芝艾俱焚

成语拼音:
zhī ài jù fén
成语解释:
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别乎?”
778

芝艾俱尽

成语拼音:
zhī ài jù jìn
成语解释: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
南朝·梁·梁元帝《讨侯景檄》:“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779

窒碍难行

成语拼音:
zhì ài nán xíng
成语解释:
窒:阻塞不通。阻碍太多,难以实行。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答人问关内侯》:“夫支孽尽封,则国祚愈长久,愈窒碍难行,寰海不能容支孽。”
780

芝艾同焚

成语拼音:
zhī ài tóng fén
成语解释:
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赴敌,何陈能坚?……芝艾同焚,悔将何及!”
* Z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