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不意的成语 (28个)

21

誓死

成语拼音:
shì sǐ bù èr
成语解释: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变。至死也变心。形容志坚定专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 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二。”
22

誓死

成语拼音:
shì sǐ bù èr
成语解释:
立誓至死生二心。形容忠贞渝或志坚定专
成语出处:
《宋书·邓琬传》:“宜速处分,为战之资,当停据盆城,誓死贰。”
23

泰然自若

成语拼音:
tài rán zì ruò
成语解释: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样。形容碰上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忙。
成语出处: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24

由衷

成语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是出于真心实;指心口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25

异口同音

成语拼音:
yì kǒu tóng yīn
成语解释:
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见完全致。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26

针插进,水泼

成语拼音:
zhēn chā bù jìn,shuǐ pō bù jìn
成语解释:
比喻个集团非常排外,容易打进去,也比喻个人坚持已见,听别人的任何
成语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卷第23回:“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外人是针插进,水泼进。”
27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成语拼音:
zhòng nù nán fàn,zhuān yù nán chéng
成语解释:
专欲:个人的欲望,众人的债怒可触犯,人的欲望难于实现。指能违背多数人的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28

乍同乍异

成语拼音:
zhà tóng zhà yì
成语解释:
乍:忽然;同:样;异:同。会同,形容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
成语出处:
《鬼谷子·飞坩》:“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 关于一不意的成语 形容一不意的成语 描述一不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