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八的成语 (80个)

41

成语拼音:
qī duàn bā xù
成语解释:
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
成语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应荣圣刀头引举三军喊杀,秦兵败走,东砍西伐,续。”
42

成语拼音:
qī huāng bā luàn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章:“虽然养娘奶子伏侍,到底像小鸡失了母鸡,乱,啼啼哭哭。”
43

成语拼音:
qī kāi bā dé
成语解释:
形容反反复复,十分周备。
成语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找二嘎子去啦,找了得,也找不着他!”
44

成语拼音:
qī léng bā bàn
成语解释:
比喻四分五裂。
成语出处:
梁实秋《老年》:“脸上的肉瓣,而且还平添无数雀斑,有时排列有序如星座。”
45

成语拼音:
qī lā bā chě
成语解释:
①谓漫无边际地闲谈。②谓乱拉来一大堆人。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便和他扯的先谈起来,喜得他谈锋极好,和他谈谈,倒大可以解闷。”
46

成语拼音:
qī lǎo bā dǎo
成语解释:
形容年老体衰。
成语出处: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47

成语拼音:
qī le bā dāng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妥帖。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将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饭,拂拭净了桌椅。忙忙碌碌做了一朝,当。”
48

成语拼音:
qī lāo bā rǎng
成语解释: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若存得此心,则气常时清……睡梦里亦攘,如井水不打便清,只管去打便浊了。”
49

成语拼音:
qī líng bā suì
成语解释: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碎。”
50

成语拼音:
qī lǎo bā xiǎo
成语解释:
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
成语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51

成语拼音:
qī mǎn bā píng
成语解释:
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
成语出处:
清·赵翼《锦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刺瑞刻猴地几多,平何处可施巧?”
52

成语拼音:
qī niǔ bā ào
成语解释:
拗:拗口。形容十分别扭不通顺
成语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六回:“拿起读了两遍,虽不深知其味,念来却十分顺口,不似自家的拗。”
53

婿

成语拼音:
qī nán bā xù
成语解释:
同“婿”。
成语出处:
54

成语拼音:
qī pò bā bǔ
成语解释: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穿了一件补的棉袍,形状十分瑟缩。”
55

成语拼音:
qī qīng bā huáng
成语解释:
指钱财。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又没甚黄。”
56

成语拼音:
qī sǐ bā huó
成语解释: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活,却要怎么?”
57

成语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成语解释:
形容慌张乱闯。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
58

成语拼音:
qī tuī bā zǔ
成语解释:
比喻有意为难。
成语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试》:“我教你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阻,有这许多说话。”
59

成语拼音:
qī yán bā yǔ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语杂。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话,你们语,那里还敢理会,实实不曾听得。”
60

成语拼音:
qī zòng bā héng
成语解释:
形容奔放自如。
成语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 关于七八的成语 形容七八的成语 描述七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