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可能的成语 (127个)

101

有所为,而后以有为

成语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干。有些事情做,把它放弃掉,然后才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指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所舍弃,有所选择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为也,而后以有为。”
102

确凿

成语拼音:
què záo bù yí
成语解释:
变动。确实靠;容怀疑。
成语出处:
103

天道人事

成语拼音:
tiān dào rén shì
成语解释: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做到的事。天道人事违背。意谓大势所趋。《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敢复轻动。”清·郑板桥《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
成语出处:
《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敢复轻动。”
104

童牛角马

成语拼音:
tóng niú jiǎo mǎ
成语解释: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存在的事物。
成语出处:
汉 扬雄《太玄 更》:“童牛角马,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105

薰莸同器

成语拼音: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成语解释: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共处。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同器而藏,尧桀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106

耻最后

成语拼音:
bù chǐ zuì hòu
成语解释:
耻:以为羞耻。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107

白日梦

成语拼音:
bái rì mèng
成语解释:
白日做梦。比喻切实际的、实现的幻想
成语出处:
朱自清《论百读厌》:“他们没有多少自由,却有做白日梦的自由。”
108

才高行厚

成语拼音:
cái gāo xíng hòu
成语解释:
厚:轻薄,端谨。指才高,品德端谨。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
109

泼水难收

成语拼音:
pō shuǐ nán shōu
成语解释:
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再合。后用以比喻挽回的局面。
成语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六卷:“已装卸,泼水难收怎奈何?”
110

却行求前

成语拼音:
què xíng qiú qián
成语解释:
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对,因而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语出《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
111

天经地义

成语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
成语解释: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置疑。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112

夜长梦多

成语拼音:
yè cháng mèng duō
成语解释:
比喻时间拖久了;事情就发生意想到的变化。
成语出处:
清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家训真迹》:“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巩将来有意外,奈何?”
113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成语拼音:
zhòng nù nán fàn,zhuān yù nán chéng
成语解释:
专欲:一个人的欲望,众人的债怒触犯,一人的欲望难于实现。指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114

海枯石烂

成语拼音:
hǎi kū shí làn
成语解释: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成语出处:
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115

睡长梦多

成语拼音:
shuì cháng mèng duō
成语解释:
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发生利的变化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所长,毛遂自荐,我当大媒好了!事情是越快办越好,睡长梦多!”
116

枝末生根

成语拼音:
zhī mò shēng gēn
成语解释:
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合事理,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起承转收以诗……一篇之中,四起四收,非喏虫相衔成青竹蛇而何?两间万物之生,无有尻下出头,枝末生根之理。”
117

龙化虎变

成语拼音:
lóng huà hǔ biàn
成语解释: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飞;鱼,吾知其游;兽,吾知其走。走者以为罔,游者以为纶,飞者以为矰。至于龙,吾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成语出处: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飞;鱼,吾知其游;兽,吾知其走。走者以为罔,游者以为纶,飞者以为矰。至于龙,吾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118

大音希声

成语拼音:
dà yīn xī shēng
成语解释: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闻名曰希,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宫而商矣。分则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
成语出处: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闻名曰希,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宫而商矣。分则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119

过河卒子

成语拼音:
guò hé zú zǐ
成语解释:
象棋规则中卒子只向前,后退,过了河之后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前进,后退。
成语出处:
张友鸾《秦淮粉墨图》第62回:“这是‘做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时候呀!”
120

莫测高深

成语拼音:
mò cè gāo shēn
成语解释:
莫:。无法测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难以揣测其高深奥妙。也以讽刺故弄玄虚以迷惑别人者。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延年传》:“吏民莫测其意深浅。”
* 关于不可能的成语 形容不可能的成语 描述不可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