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说的成语 (177个)

101

狐疑不定

成语拼音:
hú yí bù dìng
成语解释: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102

黄杨厄闰

成语拼音:
huáng yáng è rùn
成语解释:
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成语出处:
宋 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退圃》:“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103

狐疑未决

成语拼音:
hú yí wèi jué
成语解释: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成语出处:
《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过横楼西,适有两巷相联,莫知何者可达,狐疑未决。”
104

吉光片羽

成语拼音:
jí guāng piàn yǔ
成语解释: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2回:“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105

蛟龙得水

成语拼音:
jiāo lóng dé shuǐ
成语解释:
蛟:古代中的无角龙。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成语出处:
管仲《管子 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106

蛟龙失水

成语拼音:
jiāo lóng shī shuǐ
成语解释:
蛟:的无角龙。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107

鸡犬皆仙

成语拼音:
jī quǎn jiē xiān
成语解释:
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108

精禽填海

成语拼音:
jīng qín tián hǎi
成语解释:
精禽: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灵魂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成语出处:
梁启超《新罗马》楔子:“精禽填海,斥鷃笑其大愚;杜宇啼枝,行人闻而堕泪。”
109

借尸还魂

成语拼音:
jiè shī huán hún
成语解释:
迷信;人死以后灵魂可以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或名义出现。
成语出处:
元 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体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110

箕山之节

成语拼音:
jī shān zhī jié
成语解释:
箕山:古代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111

金童玉女

成语拼音:
jīn tóng yù nǚ
成语解释:
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成语出处:
唐 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112

钧天之乐

成语拼音:
jūn tiān zhī yuè
成语解释:
钧天:古代神话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成语出处:
《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之乐。”
113

驾雾腾云

成语拼音:
jià wù téng yún
成语解释:
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成语出处:
元 郑德辉《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驾雾腾云,臂生两翅,飞出狱院。”
114

景星凤皇

成语拼音: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成语解释:
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115

江淹梦笔

成语拼音:
jiāng yān mèng bǐ
成语解释:
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因以“江淹梦笔”喻才思减退。
成语出处:
元·白朴《恼煞人》:“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人间岂无成与破。”
116

狂吠狴犴

成语拼音:
kuáng fèi bì àn
成语解释:
吠:狗叫;狴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臣剑百步,喉喘颠汁。”
117

鹍鹏得志

成语拼音:
kūn péng dé zhì
成语解释:
鹍鹏:中的极大的鱼和鸟。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
118

开天辟地

成语拼音:
kāi tiān pì dì
成语解释:
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成语出处:
《隋书 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119

空穴来风

成语拼音:
kōng xué lái fēng
成语解释: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120

龙伯钓鳌

成语拼音:
lóng bó diào áo
成语解释:
龙伯: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
* 关于传说的成语 形容传说的成语 描述传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