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刻刻的成语 (71个)

41

心骨

成语拼音:
míng kè xīn gǔ
成语解释:
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心骨。”
42

铭心

成语拼音:
míng xīn kè gǔ
成语解释:
铭、:在器物上出字迹。写在心上骨上。
成语出处:
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恩同海岳,铭心骨难忘。”
43

之间

成语拼音:
qǐng kè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片。指极其短暂的时间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记》:“纷纭而逼胁愈间,顷之间,安危莫保。”
44

雕虫

成语拼音:
diāo chóng kè zhuàn
成语解释:
见“雕虫篆”。
成语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篆,我这里尽清闲。”
45

丹楹

成语拼音:
dān yíng kè jué
成语解释:
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成语出处: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又《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其桷,皆非礼也。”
46

风檐

成语拼音:
fēng yán kè zhú
成语解释:
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成语出处:
清·钮琇《觚剩·五经中式》:“查林二公乃能于风檐烛时,立就二十三艺,洵未易才。”
47

神劖

成语拼音:
guǐ kè shén jì
成语解释:
犹言鬼斧神工。
成语出处:
金·元好问《云峡》诗:“不知天壤此尤物,鬼神劖通有几?”
48

尖酸

成语拼音:
jiān suān kè bó
成语解释: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49

翠裁红

成语拼音:
kè cuì cái hóng
成语解释:
喻极力修饰词藻。
成语出处: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毛会侯《浣雪词》,翠裁红,务求新颖。”
50

骨崩心

成语拼音:
kè gǔ bēng xīn
成语解释:
谓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
《北史·隋越王侗传》:“朕所以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51

骨仇恨

成语拼音:
kè gǔ chóu hèn
成语解释: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骨仇恨?”
52

画入微

成语拼音:
kè huà rù wēi
成语解释:
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胡雪岩又有意画入微,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
53

苦耐劳

成语拼音:
kè kǔ nài láo
成语解释:
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成语出处:
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54

木为吏

成语拼音:
kè mù wéi lì
成语解释: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木为吏,期不对。”
55

雾裁风

成语拼音:
kè wù cái fēng
成语解释:
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
成语出处:
明 袁宏道《和丘长孺》:“五言七言信手成,雾裁风好饥骨。”
56

意经营

成语拼音:
kè yì jīng yíng
成语解释:
意:用尽心思;经营:计划管理。指用心筹画。
成语出处:
清·王晫《今世说·规箴》:“此事定须霞思云想,意经营,奈何颓唐落墨,便布人间?”
57

意求工

成语拼音:
kè yì qiú gōng
成语解释:
意:用尽心思;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成语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58

足适屦

成语拼音:
kè zú shì jù
成语解释: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成语出处:
宋·陆游《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昔人亦有言,足以适屦。”
59

章琢句

成语拼音:
kè zhāng zhuó jù
成语解释: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成语出处:
宋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60

磨砥

成语拼音:
mó dǐ kè lì
成语解释:
磨练砥砺。形容苦钻研。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成斋记》:“学必穷日夜磨砥厉,久而后有得焉。”
* 关于刻刻的成语 形容刻刻的成语 描述刻刻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