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力量的成语 (319个)
-
201
十夫楺椎
- 成语拼音:
- shí fū zhī zhuī
- 成语解释:
- 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
202
输攻墨守
- 成语拼音:
- shū gōng mò shǒu
- 成语解释:
- 输:公输般,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鲁般”;墨: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比喻攻守双方力量相仿,各显神通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御有余。”
-
203
三户亡秦
- 成语拼音:
- sān hù wáng qín
- 成语解释:
- 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 成语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
204
生聚教训
- 成语拼音:
- shēng jù jiào xùn
- 成语解释:
-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205
生聚教养
- 成语拼音:
- shēng jù jiào yǎng
- 成语解释:
-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成语出处:
- 续范亭《八一南阳府市场开幕大会朱总司令亲临训话……》诗:“万众欢呼精神旺,老帅从容入将台。生聚教养七年苦,战士概属党培栽。”
-
206
绳锯木断
- 成语拼音:
- shéng jù mù duàn
- 成语解释: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成语出处: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207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成语拼音:
-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 成语解释:
-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成语出处:
-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208
射石饮羽
- 成语拼音:
- shè shí yǐn yǔ
- 成语解释:
- 饮:隐没;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石头里,隐没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发箭的力量极强。后也形容武艺高强。
- 成语出处:
- 《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
-
209
瘦童羸马
- 成语拼音:
- shòu tóng léi mǎ
- 成语解释:
- 羸:瘦弱。体弱的儿童,瘦弱的马匹。比喻力量单薄
- 成语出处:
- 《南齐书·伍乔传》:“诗词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
210
所向披靡
- 成语拼音:
- suǒ xiàng pī mǐ
- 成语解释:
-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 成语出处:
-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
211
山摇地动
- 成语拼音:
- shān yáo dì dòng
- 成语解释:
- 山和地都在动摇。形容声势或力量的巨大。
- 成语出处:
- 《宋书 五行志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自河北来,鲁郡山摇地动。”
-
212
狮子搏兔
- 成语拼音:
- shī zǐ bó tù
- 成语解释:
-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 成语出处: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213
师直为壮
- 成语拼音:
- shī zhí wéi zhuàng
- 成语解释:
-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 成语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
214
螳臂当车
- 成语拼音:
- táng bì dāng chē
- 成语解释:
- 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
215
螳臂当辕
- 成语拼音:
- táng bì dāng yuán
- 成语解释:
- 螳臂:螳螂的前腿;当:阻挡;辕:借指车。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成语出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
216
调剂盐梅
- 成语拼音:
- tiáo jì yán méi
- 成语解释:
- 调剂:调整使洽宜;盐梅:咸味和酸味。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指调解家庭纠纷
- 成语出处:
- 《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
217
螳螂奋臂
- 成语拼音:
- táng láng fèn bì
- 成语解释:
-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成语出处:
- 唐 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
218
螳螂拒辙
- 成语拼音:
- táng láng jù zhé
- 成语解释:
-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成语出处:
- 唐 刘知幾《史通 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
219
天神天将
- 成语拼音:
-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
- 成语解释:
- 神话中天神的兵将。指神奇的力量或所向无敌的军队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他们老远的瞧着,一定当是天神天将来了,不要说是打强盗,就是去打外国人,外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见了也是害怕的。”
-
220
泰山压卵
- 成语拼音:
- tài shān yā luǎn
- 成语解释:
- 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 成语出处:
- 《晋书 孙惠传》:“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 关于力量的成语 形容力量的成语 描述力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