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方的成语 (147个)

121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成语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huò lì
成语解释: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122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成语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
成语解释: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123

冤仇可解不可结

成语拼音:
yuān chóu kě jiě bù kě jié
成语解释:
佛教主张结下冤仇的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结仇不放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目前应该全力都对付官军,不应让屁股后出了乱子。冤仇可解不可结,何况咱们同本地各县的大小杆子素来无冤无仇。”
124

一酬一酢

成语拼音:
yī chóu yī zuò
成语解释:
酬:向客人敬酒;酢:客人用酒回敬主人。指一来一往互相敬酒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说着便用那合欢杯,斟了满满一钟,他夫妻果然一酬一酢的饮干。”
125

冤家可解不可结

成语拼音:
yuān jiā kě jiě bù kě jié
成语解释:
佛教主张结下冤仇的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结仇不放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但冤家可解不可结,莫若只早早的做了亲,使他空费了一番心机,强似挞之于市。”
126

云泥分隔

成语拼音:
yún ní fēn gé
成语解释: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高下悬殊。比喻相隔甚远,不能相见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伤友》诗:“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127

渔人得利

成语拼音:
yú rén dé lì
成语解释:
趁着争持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28

渔人之利

成语拼音:
yú rén zhī lì
成语解释: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
129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成语拼音:
yī wù bù chéng,liǎng wù xiàn zài
成语解释:
见:通“现”。指一件买卖不成功,但钱物仍在,没有损失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130

英雄所见略同

成语拼音:
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语解释: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表示赞美的话。
成语出处:
晋 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131

一言定交

成语拼音:
yī yán dìng jiāo
成语解释:
交:结交。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形容意气相投,一见如故
成语出处:
唐·权德舆《唐丞相太保致仕岐国公杜公墓志铭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趋人之急,唯恐不及。”
132

一言订交

成语拼音:
yī yán dìng jiāo
成语解释:
交:结交。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形容意气相投,一见如故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想到天缘凑巧,倒在此地相会,又得彼此情同针芥,一言订交,真是难得的一桩奇遇。”
133

眼约心期

成语拼音:
yǎn yuē xīn qī
成语解释:
期:期望。眼中意会,心中期许。指嘴上虽然没说话,但的目光交流,心意相通
成语出处:
元·张可久《沉醉东风·夜宴即事》曲:“玉纤寒试调筝雁,眼约心期不暂闲。”
134

眼意心期

成语拼音:
yǎn yì xīn qī
成语解释:
期:期望。眼中意会,心中期许。指嘴上虽然没说话,但的目光交流,心意相通
成语出处:
唐·韩偓《青春》诗:“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135

知彼知己

成语拼音:
zhī bǐ zhī jǐ
成语解释: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情况都很了解。
成语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136

指腹裁襟

成语拼音:
zhǐ fù cái jīn
成语解释:
指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裁襟: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怕长大后不相认,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指婚约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道纳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没有。”
137

指腹成亲

成语拼音:
zhǐ fù chéng qīn
成语解释:
孩子尚未出生,在母腹中即由家长订立婚约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一折:“俺两家指腹成亲,后来我家生了个女儿,唤做闰香,今年十七岁;他家得了个小厮,唤做庆安,他如今穷了也。”
138

指腹割衿

成语拼音:
zhǐ fù gē jīn
成语解释:
指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割衿: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怕长大后不相认,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指婚约
成语出处:
《元史·刑法志·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
139

指腹为婚

成语拼音:
zhǐ fù wéi hūn
成语解释:
家长将腹中胎儿结为婚姻。
成语出处:
《魏书 王宝兴传》:“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
140

指腹为亲

成语拼音:
zhǐ fù wéi qīn
成语解释:
孩子尚未出生,在母腹中即由家长订立婚约
成语出处:
《魏书·王宝兴传》:“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
* 关于双方的成语 形容双方的成语 描述双方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