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合的成语 (170个)

81

情孚意

成语拼音:
qíng fú yì hé
成语解释:
同“情投意”。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情孚意,却不恁地理会。”
82

附会

成语拼音:
qiān hé fù huì
成语解释:
犹言牵强附会。
成语出处:
宋·李纲《灾异论》:“某异见,则某事为之符,其说牵附会,迂阔而难信。”
83

傅会

成语拼音:
qiān hé fù huì
成语解释:
见“牵附会”。
成语出处:
明·王廷相《雅述》下篇:“《吕氏月令》乃牵傅会之书,柳子厚论之详矣。”
84

后仰

成语拼音:
qián hé hòu yǎng
成语解释:
:身体向前弯曲。后仰:身体往后仰。指身体前后晃动。形容身体站立不稳。亦作“前仰后”。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可惜玉山颓,尽教恁金波漾,拼了个前后仰。”
85

后偃

成语拼音:
qián hé hòu yǎn
成语解释:
偃:倒。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后偃。”
86

金兰

成语拼音:
qì hé jīn lán
成语解释:
:投。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成语出处:
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自与老爷情投胶漆,契金兰。”
87

实际

成语拼音:
qiē hé shí jì
成语解释:
指想法或做事乎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作的两次谈话》:“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实际。”
88

时宜

成语拼音:
qiè hé shí yí
成语解释:
十分符当时的需要或潮流
成语出处:
89

牵强附

成语拼音:
qiān qiáng fù hé
成语解释:
犹言牵强附会。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后来诸公解,只是以己意牵强附,终不是圣人意。”
90

情投契

成语拼音:
qíng tóu qì hé
成语解释:
同“情投意”。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遂为至交。”
91

情投意

成语拼音:
qíng tóu yì hé
成语解释:
投:契。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得来。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决不肯放。”
92

情投谊

成语拼音:
qíng tóu yì hé
成语解释:
同“情投意”。
成语出处: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祭顾碧筠》:“我天生顽鲁,狂放粗豪。性别形殊,一冰一炭,情投谊,如漆如胶。”
93

齐心

成语拼音:
qí xīn hé lì
成语解释: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
《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94

前仰后

成语拼音:
qián yǎng hòu hé
成语解释: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时站立不稳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95

符节

成语拼音:
ruò hé fú jié
成语解释:
比喻两者完全吻
成语出处:
《孟子 离娄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96

日月

成语拼音:
rì yuè hé bì
成语解释:
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壁,五星如连珠。”
97

形离

成语拼音:
shì hé xíng lí
成语解释:
势:形状;形:形体。形体各自独立,结构完整不分。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何晏《景富殿赋》:“桁梧复迭,势形离。”
98

同船

成语拼音:
tóng chuán hé mìng
成语解释: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命的。’”
99

同尘

成语拼音:
tóng chén hé wū
成语解释: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于污浊之世。
成语出处:
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污,与世委蛇。”
100

同符

成语拼音:
tóng fú hé qì
成语解释:
比喻完全相,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 关于合合的成语 形容合合的成语 描述合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