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哑哑的成语 (30个)

21

推聋装

成语拼音:
tuī lóng zhuāng yǎ
成语解释:
比喻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三藏闻言,推聋妆,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22

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成语拼音: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yǒu kǔ shuō bù chū
成语解释:
黄连:中药,味苦。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成语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23

口无言

成语拼音:
yǎ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
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口无言。”
24

子吃黄连

成语拼音: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
成语解释:
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25

妆聋做

成语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语解释:
假装耳聋口,故意不理睬。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妆聋做。”
26

巴亏

成语拼音:
chī yǎ bā kuī
成语解释:
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
成语出处:
清 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巴亏了。
27

低声

成语拼音:
dī shēng yǎ qì
成语解释:
犹言低声下气。
成语出处: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28

巴亏

成语拼音:
yǎ bā kuī
成语解释:
吃了亏不便说或不愿说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4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巴亏了。”
29

然失笑

成语拼音:
yǎ rán shī xiào
成语解释: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来;然:形容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禹乃然而笑。”
30

装聋作

成语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语解释:
假装耳聋口。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装聋做”。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
* 关于哑哑的成语 形容哑哑的成语 描述哑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