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下的成语 (247个)

141

三分有其二

成语拼音: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成语解释:
泛指势力强大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有其二,以服事殷。”
142

四海升平

成语拼音:
sì hǎi shēng píng
成语解释:
升平:太平。太平。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143

四海一家

成语拼音:
sì hǎi yī jiā
成语解释:
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一统。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144

散马休牛

成语拼音:
sàn mǎ xiū niú
成语解释:
《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成语出处:
《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145

率土宅心

成语拼音:
shuài tǔ zhái xīn
成语解释:
率土:四海之內。宅心:归心。指归心。
成语出处:
《晋书 后妃传》:“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 继承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 梁武帝《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146

桑荫不徙

成语拼音:
sāng yīn bù xǐ
成语解释:
亦作“桑荫未移”。语本《战国策 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成语出处:
语出《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传。”
147

声振寰宇

成语拼音:
shēng zhèn huán yǔ
成语解释:
寰宇:。形容声威极盛。
成语出处:
《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148

汤去三面

成语拼音:
tāng qù sān miàn
成语解释: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成语出处: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149

大势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dà shì
成语解释:
势:形势。指国内外的形势或趋向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50

第一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dì yī
成语解释: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第一。”
151

为家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éi jiā
成语解释:
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为家。”
152

为笼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éi lóng
成语解释:
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成语出处:
《庄子·庚桑楚》:“以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153

无难事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
成语解释:
只要有决心去做,世上再困难的事也能办成
成语出处:
宋·秦观《李训论》:“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
154

握图临宇

成语拼音:
wò tú lín yǔ
成语解释:
图:图籍;宇:。掌握全国地图,君临。比喻拥有全国政权
成语出处:
《魏书·崔楷传》:“伏惟皇魏握图临宇,总契裁极,道敷九有,德被八荒。”
155

忘战必危

成语拼音:
wàng zhàn bì wēi
成语解释:
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虽平,忘战必危。”
156

燮和

成语拼音:
xiè hé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燮和:协调,和顺。使国家协调和平
成语出处:
《尚书·顾命》:“燮和,用答扬文武之光训。”
157

席卷八荒

成语拼音:
xí juǎn bā huāng
成语解释: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
成语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58

席卷

成语拼音:
xí juǎ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59

休牛归马

成语拼音:
xiū niú guī mǎ
成语解释:
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弗服。”
成语出处:
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书弗服。”《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160

修身齐家治国平

成语拼音: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
* 关于天下的成语 形容天下的成语 描述天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