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定不定的成语 (275个)

61

浮生如寄

成语拼音:
fú shēng rú jì
成语解释:
浮生:指人生变化。人生短暂虚浮无,如同寄居世间
成语出处:
唐·郑哲《女鬼记·孟氏》:“少年曰:‘浮生如寄,年少几何。’繁花正妍,黄叶又继,人间之恨,何啻千端。”
62

浮想联翩

成语拼音:
fú xiǎng lián piān
成语解释:
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断。漂浮的想象像鸟飞一样。指思绪连续断地涌现出来。
成语出处:
晋 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63

风云变幻

成语拼音:
fēng yún biàn huàn
成语解释: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现比喻局势复杂;变化急速;难以预料。
成语出处:
宋 陆游《剑南诗稿》:“风云变化几席上,蛟鼋出波澜杆前。”
64

风云开阖

成语拼音:
fēng yún kāi hé
成语解释:
开:散开;阖:聚合。形容风云或聚或散,变幻。比喻局势动荡变化
成语出处:
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65

风云万变

成语拼音:
fēng yún wàn biàn
成语解释:
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像风云那样变化。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成语出处:
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66

浮踪浪迹

成语拼音:
fú zōng làng jì
成语解释:
浮:飘浮;浪:流浪。飘浮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的人或生活。
成语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67

狗吠

成语拼音:
gǒu fèi bù jīng
成语解释:
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
成语出处: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惊,足下生氂。’”
68

高风峻节

成语拼音:
gāo fēng jùn jié
成语解释:
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
成语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69

梗迹萍踪

成语拼音:
gěng jì píng zōng
成语解释:
像断梗、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
成语出处: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怎发付梗迹萍踪。”
70

公事公办

成语拼音:
gōng shì gōng bàn
成语解释:
公家事按公家规来办;徇私情;讲情面。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2回:“卑职也知道罪无可逭,所以带印在此,情愿纳还此职,只求大帅把这件事公事公办。”
71

观望

成语拼音:
guān wàng bù qián
成语解释:
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时,怀着犹豫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前进。
成语出处:
《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72

观望风色

成语拼音:
guān wàng fēng sè
成语解释:
观望:看风头。指犹豫,坐观情势发展,以便见机行事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7章:“由于黎的态度逐步软化,原属国民党的国会议员纷纷南下或者躲在六国饭店里观望风色。”
73

观望徘徊

成语拼音:
guān wàng pái huái
成语解释:
观望:看风头,犹豫决;徘徊:来回地走。形容犹豫,坐观事态发展
成语出处:
李群《杀人篇》:“总之因循苟安之积习牢可破,观望徘徊,肯身先发难,所以然者畏杀而已。”
74

守舍

成语拼音:
hún bù shǒu shè
成语解释: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也形容惊恐万分。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守宅,血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75

犹豫

成语拼音:
háo bù yóu yù
成语解释: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主意。一点儿也迟疑
成语出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76

祸福靡常

成语拼音:
huò fú mí cháng
成语解释:
指祸与福没有固变的常规
成语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祸福靡常,喜悲交集。”
77

祸福无常

成语拼音:
huò fú wú cháng
成语解释:
指祸与福没有固变的常规。
成语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祸福无常,忧喜难,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荣还,何苦悲凄。”
78

惶惶

成语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ān
成语解释:
惶惶:恐惧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安。”
79

宦海浮沉

成语拼音:
huàn hǎi fú chén
成语解释:
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变化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好计策!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出来。”
80

恍然自失

成语拼音:
huǎng rán zì shī
成语解释:
恍然:仿佛;自失: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心神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程客恍然自失道:‘莫非是做梦么?’”
* 关于定不定的成语 形容定不定的成语 描述定不定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