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得到的成语 (280个)

101

不惜代价

成语拼音:
bù xī dài jià
成语解释:
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成语出处:
林斤澜《山深海阔》:“如若过于勉强,甚至了不惜代价的地步,我一定是劝他淡薄些。”
102

高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高者无力,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因此高低不就,把女儿直挨一十八岁,尚未许人。”
103

见弹求鸮

成语拼音:
jiàn dàn qiú háo
成语解释:
弹丸,就想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104

见弹求鸮炙

成语拼音:
jiàn dàn qiú xiāo zhì
成语解释:
鸮:鸟名,猫头鹰。看弹丸,就想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105

吉人天相

成语拼音:
jí rén tiān xiàng
成语解释: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相:保佑;帮助。好人能天的保佑。这是一种宿命论者的观点。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桃花女》:“你只管依着他去做,吉人天相,后日我同女孩儿去贺你也。”
106

空谷跫音

成语拼音:
kōng gǔ qióng yīn
成语解释:
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脚步声。比喻极难音信、言论
成语出处:
明·宋濂《贞节堂记》:“《柏舟》之诗,不作久矣,余于妇庄,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
107

披云见日

成语拼音:
pī yún jiàn rì
成语解释: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光明。也比喻冤屈申雪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拔诸九幽,登之上第,披云见日,立地登天。”
108

披云雾睹青天

成语拼音: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成语解释: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光明。也比喻冤屈申雪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披云雾睹青天。’”
109

群空冀北

成语拼音:
qún kōng jì běi
成语解释:
比喻有才能的人遇知己而提拔。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110

师道尊严

成语拼音:
shī dào zūn yán
成语解释:
本指老师受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成语出处: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11

事缓则圆

成语拼音:
shì huǎn zé yuán
成语解释:
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圆满的解决。
成语出处:
清 俞万春《荡寇志》:“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112

殊途同归

成语拼音: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113

殊涂同归

成语拼音: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相同结果。
成语出处: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
114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成语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
成语解释:
比喻一时虽然受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115

受之有愧

成语拼音:
shòu zhī yǒu kuì
成语解释:
受:接受,某种奖励或荣誉感惭愧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116

同归殊途

成语拼音:
tóng guī shū tú
成语解释: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117

用非所学

成语拼音:
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语解释:
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的东西不一致。
成语出处:
《明史·叶伯巨传》:“比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118

异路同归

成语拼音:
yì lù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文子 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119

异途同归

成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相同的效果;达相同的目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120

异涂同归

成语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儒》:“圣人异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 关于得到的成语 形容得到的成语 描述得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