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惑惑的成语 (31个)

21

世诬民

成语拼音:
huò shì wū mín
成语解释:
指蛊世人。
成语出处:
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世诬民,最宜摈绝者。”
22

解疑释

成语拼音:
jiě yí shì huò
成语解释:
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情绪。
成语出处:
汉 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23

夸诞生

成语拼音:
kuā dàn shēng huò
成语解释:
夸诞:说话荒诞不经。说话荒诞不经,使人产生疑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不苟》:“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
24

视听

成语拼音:
mí huò shì tīng
成语解释:
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成语出处:
萧作霖《复兴社述略》:“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义这块招牌较能迷视听。”
25

欺世

成语拼音:
qī shì huò sú
成语解释:
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成语出处:
郭沫若《惠施的思想与性格》:“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论初出世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畔道,欺世俗,乃至处于极刑呢?”
26

欺世

成语拼音:
qī shì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欺骗世人,迷大众。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
成语出处:
27

授业解

成语拼音:
shòu yè jiě huò
成语解释:
授:教,传授。:疑难。传授学业,解除疑难。
成语出处:
唐·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也。”
28

挑拨煽

成语拼音:
tiǎo bō shān huò
成语解释:
搬弄是非,煽动闹事
成语出处:
邓小平《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日寇、汉奸、托派之辈,则更利用这些缺点和错误,来进行其挑拨煽的阴谋,企图造成民变。”
29

投杼之

成语拼音:
tóu zhù zhī huò
成语解释: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疑心。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
成语出处:
《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耳。”
30

质疑辨

成语拼音:
zhì yí biàn huò
成语解释:
谓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成语出处:
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张彦清]初从朱子游,得其大旨,后与李公吕质疑辨,造谐益深。”
31

疑三

成语拼音:
yí sān huò sì
成语解释: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指人多疑
成语出处:
* 关于惑惑的成语 形容惑惑的成语 描述惑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