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才能的成语 (351个)
-
161
生花之笔
- 成语拼音:
- shēng huā zhī bǐ
- 成语解释:
-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 成语出处: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162
韬晦之计
- 成语拼音:
- tāo huì zhī jì
- 成语解释:
- 韬:把才华隐藏起来;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
163
纬地经天
- 成语拼音:
- wěi dì jīng tiān
- 成语解释:
- 纬:丝织品的横线;经:丝织品的直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成语出处:
-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3回:“霍武道:‘白先生才学自然纬地经天。’”
-
164
物腐虫生
- 成语拼音:
- wù fǔ chóng shēng
- 成语解释: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
165
威凤祥麟
- 成语拼音:
- wēi fèng xiáng lín
- 成语解释:
-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成语出处:
- 《宋书 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 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
166
纬武经文
- 成语拼音:
- wěi wǔ jīng wén
- 成语解释:
-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晋书 文六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
-
167
握瑜怀玉
- 成语拼音:
- wò yú huái yù
- 成语解释:
- 瑜:美玉。怀藏有美玉。比喻富有文学才能。
- 成语出处:
- 《南史·刘虬传》:“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
168
王佐之才
- 成语拼音:
- wáng zuǒ zhī cái
- 成语解释:
- 佐:辅佐,帮助。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
169
王佐之材
- 成语拼音:
- wáng zuǒ zhī cái
- 成语解释:
- 佐:辅助。指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
-
170
秀出班行
- 成语拼音:
- xiù chū bān háng
- 成语解释:
- 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洪州刺史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
171
雄材大略
- 成语拼音: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成语解释:
-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172
雄材伟略
- 成语拼音:
- xióng cái wěi lüè
- 成语解释:
- 略:计谋。非常杰出的才能,远大的谋略
- 成语出处:
- 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王兄,你是雄材伟略,真不忝提戈戡乱。”
-
173
匣剑何时跃
- 成语拼音:
- xiá jiàn hé shí yuè
- 成语解释:
- 匣剑:藏在匣中的宝剑。藏在匣中的宝剑什么时候会跳出来。比喻贤才什么时候才能施展本领
- 成语出处:
- 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诗:“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
-
174
祥麟瑞凤
- 成语拼音:
- xiáng lín ruì fèng
- 成语解释:
- 麒麟和凤凰,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成语出处:
- 明·沈受先《三元记·祝寿》:“未须期东海南山,愿早赐祥麟瑞凤。”
-
175
祥麟威凤
- 成语拼音:
- xiáng lín wēi fèng
- 成语解释:
-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成语出处:
- 《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
176
英雄无用武之地
- 成语拼音:
-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 成语解释:
- 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
177
卓荦超伦
- 成语拼音:
- zhuó luò chāo lún
- 成语解释:
- 卓荦:超绝。伦:类。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 成语出处:
- 《文选·孔融·荐弥衡表》:“叔质贞亮,英才卓跞。”《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伦,与时殊趣,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
178
知人之术
- 成语拼音:
- zhī rén zhī shù
- 成语解释:
- 术:手段。指能识别人的才能和品行的眼光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治天下者,曹贤考功则治,简贤退功则乱,诚审思知人之术,论才选士,必称其职。”
-
179
并日而食
- 成语拼音:
- bìng rì ér shí
- 成语解释:
-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
180
尺寸可取
- 成语拼音:
- chǐ cùn kě qǔ
- 成语解释:
-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 关于才能的成语 形容才能的成语 描述才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