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无的成语 (1373个)

181

计所奈

成语拼音:
wú jì suǒ nài
成语解释:
同“计奈何”。
成语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我今日计所奈,砍了这一束荆枝,负在背上,回山寨见俺公明哥哥去也呵。”
182

可不可

成语拼音:
wú kě bù kě
成语解释:
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成语出处:
唐·元稹《唐杜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苟以为能所不能,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183

可比拟

成语拼音:
wú kě bǐ nǐ
成语解释:
比拟:相比。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江陵护国齐月禅师》:“穷外方,穷内非里,应用万般,可比拟。”
184

不可

成语拼音:
wú kě wú bù kě
成语解释: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是不可。”
185

完美

成语拼音:
wán měi wú quē
成语解释:
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完美:完整;完善。
成语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阙(缺)。”
186

名之朴

成语拼音:
wú míng zhī pǔ
成语解释:
亦作“名之璞”。①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为之“道”为“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名之朴。”
187

成语拼音:
wú qiān wú wàn
成语解释:
谓不计其数;极多。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
188

成语拼音:
wú qíng wú xù
成语解释:
没有心思,苦闷聊。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绪。”
189

成语拼音:
wú qíng wú yì
成语解释: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情。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话,说你义。”
190

如奈何

成语拼音:
wú rú nài hé
成语解释:
可奈何。
成语出处: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此人则是贪恋酒色,如奈何。”
191

如之奈

成语拼音:
wú rú zhī nài
成语解释:
如之何。
成语出处: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也是他买了个赔钱货,如之奈。”
192

所不知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zhī
成语解释:
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成语出处:
《列子·黄帝》:“圣人所不知,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193

所措手

成语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成语解释:
见“所错手足”。
成语出处:
《宋史·韩琦传》:“迨置市易务,而小商细民,所措手。”
194

所忌惮

成语拼音:
wú suǒ jì dàn
成语解释:
惮:怕。毫顾忌,任意妄为。
成语出处:
《南史·齐本纪下》:“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
195

事生事

成语拼音:
wú shì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事生非。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成语出处:
明·李贽《读》:“风扬波,事生事。”
196

所畏惧

成语拼音:
wú suǒ wèi jù
成语解释: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成语出处:
《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所畏惧,非实瞎也。”
197

成语拼音:
wú sī wú wèi
成语解释:
因为不自私而所畏惧
成语出处:
198

所依归

成语拼音:
wú suǒ yī guī
成语解释:
没有依靠和归宿。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世间》:“民其如矣。”晋·郭象注:“所依归。”
199

为自化

成语拼音:
wú wéi zì huà
成语解释:
为而治。语本《老子》:“我为而民自化。”
成语出处:
语出《老子》:“我为而民自化。”
200

瑕可击

成语拼音:
wú xiá kě jī
成语解释:
瑕:比喻事物的缺点。完美缺,可指责
成语出处:
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关于人物的性格、心理、习惯,时代的风俗、制度、精神,总要尽可能的收集材料,务求其瑕可击。”
* 关于无无的成语 形容无无的成语 描述无无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