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无的成语 (1373个)

121

与二

成语拼音:
céng wú yǔ èr
成语解释:
独一二,没有比得上的。
成语出处:
晋 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与二。”《晋书 解系孙旂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与二。”
122

遁俗

成语拼音:
dùn sú wú mèn
成语解释:
见“遁世闷”。
成语出处:
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闷,因时有待。”
123

当世

成语拼音:
dāng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当前世上没有能相比的。双;没有两个;意即只有一个。
成语出处:
西汉 桓宽《盐铁论 褒贤》:“东方朔自称辨略,消坚释石,当世双。”
124

独一

成语拼音:
dú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成语出处: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二,即真解脱。”
125

规求

成语拼音:
guī qiú wú dù
成语解释:
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厌。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厌,规求度。”
126

河汉

成语拼音:
hé hàn wú jí
成语解释:
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成语出处:
《庄子 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极。”
127

横行

成语拼音:
héng xíng wú jì
成语解释:
横行:行动蛮横;倚仗暴力干坏事;忌:肆忌惮。仗势所顾忌地干坏事。
成语出处:
《明史 赵南星传》:“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忌,莫敢谁何?”
128

寂寂

成语拼音:
jì jì wú wén
成语解释:
指毫声息,默默闻,没有名气
成语出处:
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闻。”
129

孑然

成语拼音:
jié rán wú yī
成语解释:
孑然:单独;依:依靠。形容孤独一人,
成语出处:
《剪灯新话·姚公子传》:“妻去来数月,而聘金又尽,左顾右盼,孑然依,将自卖自身,而苦主者。”
130

举世

成语拼音:
jǔ shì wú bǐ
成语解释: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与伦比
成语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庚卷:“萧颖士,开元中,年十九,擢进士第,儒释道三教不该通,然性偏躁,忽忿戾,举世比。”
131

举世

成语拼音:
jǔ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成语出处:
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双。”
132

绝世

成语拼音:
jué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绝世:冠绝当代;双:独一二。姿才超众,天下与伦比。
成语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一:“我看此女妖娆艳冶,绝世双。”
133

进退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ú suǒ
成语解释:
前进后退均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
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万山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134

所之

成语拼音:
jì wú suǒ zhī
成语解释:
犹言计所出。
成语出处:
《梁书·王僧辩传》:“子仙等困蹙,计所之,乞输郢城,身还就景。”
135

由出

成语拼音:
jì wú yóu chū
成语解释:
同“计所出”。
成语出处:
《异苑》:“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由出。”
136

苦海

成语拼音:
kǔ hǎi wú yá
成语解释:
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比的苦难
成语出处:
金·长筌子《百宝妆》词:“苦海涯,生灭甚时彻。”
137

空口

成语拼音:
kōng kǒu wú píng
成语解释: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138

择言

成语拼音:
kǒu wú zé yán
成语解释:
谓出口皆合道理,需选择。
成语出处:
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139

择言,身择行

成语拼音:
kǒu wú zé yán,shēn wú zé xíng
成语解释:
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成语出处:
《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择言,身择行。”
140

郐下

成语拼音:
kuài xià wú jī
成语解释: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后以“郐下讥”言其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
* 关于无无的成语 形容无无的成语 描述无无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