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木的成语 (170个)

121

杖头

成语拼音:
zhàng tóu mù ǒu
成语解释:
棍举托操纵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成语出处:
122

竹头

成语拼音:
zhú tóu mù xiè
成语解释: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成语出处:
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123

掘地

成语拼音:
duàn mù jué dì
成语解释:
上古时代,断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
成语出处:
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智不如机春。”
124

大兴土

成语拼音:
dà xīng tǔ mù
成语解释:
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125

逢场竿

成语拼音:
féng chǎng gān mù
成语解释:
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语本《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随身,逢场作戏。”
成语出处:
语出《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随身,逢场作戏。”
126

方寸之,高于岑楼

成语拼音:
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
成语解释:
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可使高于岑楼。”
127

含悲

成语拼音:
fēng mù hán bēi
成语解释: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128

蜚瓦拔

成语拼音:
fēi wǎ bá mù
成语解释:
形容风力迅猛
成语出处: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余乡常有飓风,但初来声势颇恶,与三州不异,人家即曰:‘报起矣!’有顷则亦蜚瓦拔,无所不至。”
129

故家乔

成语拼音:
gù jiā qiáo mù
成语解释: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成语出处: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130

刚毅

成语拼音:
gāng yì mù nè
成语解释:
刚:坚强;毅:果决;: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刚毅讷,近仁。”
131

春华

成语拼音:
hán mù chūn huá
成语解释:
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刘应之曰:‘既有寒,又发春华,何如也?’”
132

金口

成语拼音:
jīn kǒu mù shé
成语解释:
为舌的铜铃,即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舌。”
133

教猱升

成语拼音:
jiāo náo shēng mù
成语解释:
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角弓》:“毋教猱升,如涂涂附。”
134

逢春

成语拼音:
kū mù féng chūn
成语解释:
枯:枯萎;:树;逢:遇上。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135

为鹄

成语拼音:
kè mù wéi hú
成语解释:
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成语出处:
明·郑瑗《井观琐言》第一卷:“扬氏《法言》、王氏《中说》,所谓刻为鹄者也。”
136

南门

成语拼音:
lì mù nán mén
成语解释:
:竖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成语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137

本水源

成语拼音:
mù běn shuǐ yuán
成语解释: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138

公金母

成语拼音:
mù gōng jīn mǔ
成语解释: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成语出处:
宋·张元干《瑞鹤仙·寿》词:“对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139

干鸟栖

成语拼音:
mù gàn niǎo qī
成语解释:
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
成语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干鸟栖,袒肉暴骸。”
140

梗之患

成语拼音:
mù gěng zhī huàn
成语解释:
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梗之患。”
* 关于木木的成语 形容木木的成语 描述木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