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样子的成语 (1027个)

861

血肉淋漓

成语拼音:
xuè ròu lín lí
成语解释:
淋漓:沾湿或流滴的。形容血肉流滴的惨相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甲志·髙俊入冥》:“狱卒割剔其股文,血肉淋漓,形容枯瘠不类人。”
862

欣然命笔

成语拼音:
xīn rán mìng bǐ
成语解释:
欣然:喜悦的;命笔:用笔。高高兴兴地提笔写作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序:“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863

欣然自乐

成语拼音:
xīn rán zì lè
成语解释:
欣然:喜悦的。高兴地自觉欢喜
成语出处:
汉·王逸《渔父》:“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864

行色匆匆

成语拼音:
xíng sè cōng cōng
成语解释: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成语出处: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865

信誓旦旦

成语拼音:
xìn shì dàn dàn
成语解释:
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
成语出处: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866

寻死觅活

成语拼音:
xún sǐ mì huó
成语解释:
叫喊着要去死。多形容因极其悲痛或耍无赖而疯疯颠颠的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金钱池》:“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
867

像煞有介事

成语拼音: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
成语解释:
指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
成语出处:
鲁迅《二心集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我们的‘友邦’好友,顶喜欢宣传中国的古怪事情,尤其是‘共党’的,四年以前,将‘裸体游行’说得像煞有介事,于是中国人也跟着叫了好几个月。”
868

熏天赫地

成语拼音:
xūn tiān hè dì
成语解释:
熏天:气势极盛的;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成语出处:
唐 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熏赫。”
869

虚无缥缈

成语拼音:
xū wú piāo miǎo
成语解释: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形容空虚渺茫。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870

虚无缥渺

成语拼音:
xū wú piāo miǎo
成语解释:
虚无:虚幻不实。若有若无的。形容空虚渺茫,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无缥渺似的。”
871

兴味索然

成语拼音:
xìng wèi suǒ rán
成语解释:
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
成语出处:
清 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872

兴味萧然

成语拼音:
xìng wèi xiāo rán
成语解释:
兴味:兴趣;萧然:萧索冷落的。没有一点兴趣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873

雄心勃勃

成语拼音:
xióng xīn bó bó
成语解释:
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勃勃:旺盛的
成语出处:
茅盾《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874

鳃鳃过虑

成语拼音:
xǐ xǐ guò lǜ
成语解释:
鳃鳃:恐惧的。形容过于忧虑和恐惧的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故虽地广兵强,鳃鳃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轧己也。”
875

嘻嘻哈哈

成语拼音:
xī xī hā hā
成语解释:
嬉笑打闹,形容嬉笑欢乐的。也形容态度不严肃、不认真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4回:“那三个女眷,通是不老成的,搬些酒食与王庆、段三娘暖房,嘻嘻哈哈,又喝了一回酒,方才收拾歇息。”
876

鲜血淋漓

成语拼音:
xiān xuè lín lí
成语解释: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成语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猿背弯躬,醉眼朦胧,腰项斜称,呀!他可早鲜血淋漓了战袍领!”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头的,鲜血淋漓,好不惨伤。”
877

稀稀落落

成语拼音:
xī xī luò luò
成语解释:
稀疏冷落的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6回:“一片白茫茫不辨人影,只有几个巡捕稀稀落落的在街上站着。”
878

虚心冷气

成语拼音:
xū xīn lěng qì
成语解释:
虚:虚假;冷:不热情。心虚胆怯、低三下四的。也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成语出处:
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娘使尽虚心冷气,女着些带耍连真,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
879

熙熙攘攘

成语拼音:
xī xī rǎng rǎng
成语解释:
熙熙:和乐的;攘攘:纷乱的。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880

熙熙融融

成语拼音:
xī xī róng róng
成语解释:
亲爱和睦的
成语出处:
梁启超《劫灰梦 独啸》:“今值大难已平,回銮已达,满目熙熙融融,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 关于样子的成语 形容样子的成语 描述样子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