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正的成语 (222个)

101

返邪归

成语拼音:
fǎn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
犹言改邪归
成语出处:
唐·谭铢《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由此八关,返邪归,成佛之境矣。”
102

不阿

成语拼音:
fāng zhèng bù ē
成语解释:
:品行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直,不逢迎诌媚。
成语出处:
《明史·王徽传》:“有方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103

黜邪

成语拼音:
fú zhèng chù xié
成语解释:
扶助道,除去邪恶。
成语出处:
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圣意勤勤,欲清流荡浊,扶黜邪。”
104

革命反

成语拼音:
gé mìng fǎn zhèng
成语解释:
变革天命,使之恢复常。借指改朝换代。
成语出处:
《周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莫近诸《春秋》。”
105

光明

成语拼音: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成语解释:
心地光明;言行派。大:公无私。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大。”
106

公明

成语拼音:
gōng míng zhèng dà
成语解释:
无私,光明磊落。
成语出处:
清·陈确《翠薄山房帖》:“若一本于公明大之心,则岂直如此而已。”
107

归邪返

成语拼音:
guī xié fǎn zhèng
成语解释:
返:回归。指改错误,返回确道路
成语出处:
唐·韦表微《麟台碑铭》:“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载删,《礼》《乐》大定,惩恶劝善,归邪返。”
108

回邪入

成语拼音:
huí xié rù zhèng
成语解释:
犹言改邪归
成语出处:
隋·吉藏《三论玄义》卷下:“《百论》为回邪入。”
109

九品中

成语拼音: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成语解释:
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成语出处: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而一切检查差第之乎?”
110

挢枉过

成语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成语解释:
指纠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矣。”
111

匡乱反

成语拼音:
kuāng luàn fǎn zhèng
成语解释: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常秩序。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
112

廉明公

成语拼音: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成语解释: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
成语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命长郡治。”
113

明公

成语拼音:
míng gōng zhèng dào
成语解释:
见“明公气”。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明公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
114

明公

成语拼音:
míng gōng zhèng yì
成语解释:
见“明公气”。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义问他要。”
115

明婚

成语拼音:
míng hūn zhèng pèi
成语解释:
指经过式手续的婚姻,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成语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你小姐元是我崔文远明婚配许与侄儿崔通的。”
116

理顺

成语拼音:
míng zhèng lǐ shùn
成语解释:
谓名义当,合乎道理。
成语出处:
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道也。名理顺,垂之无穷。”
117

平心持

成语拼音:
píng xīn chí zhèng
成语解释:
主持公,无所偏倚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苏武传》:“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118

弃邪从

成语拼音:
qì xié cóng zhèng
成语解释:
谓抛弃邪行,归向道。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119

不回

成语拼音:
shǒu zhèng bù huí
成语解释:
坚守道,不屈从。
成语出处:
《周书·王罴传》:“罴轻侮权势,守不回,皆此英也。”
120

不移

成语拼音:
shǒu zhèng bù yí
成语解释:
守:保持;移:改变。坚守道而不改变
成语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前衡阳内史杨君,忠肃贞固,守不移。”
* 关于正正的成语 形容正正的成语 描述正正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