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喻的成语 (8488个)
-
561
炳烛夜游
- 成语拼音:
- bǐng zhú yè yóu
- 成语解释:
- 炳:点燃。珍惜光阴。比喻及时行乐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
562
拔帜易帜
- 成语拼音:
- bá zhì yì zhì
- 成语解释:
-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
563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成语拼音:
- bǒ zhī yáng zhī,kāng bǐ zài qián
- 成语解释:
-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564
百足之虫
- 成语拼音:
- bǎi zú zhī chóng
- 成语解释:
-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
- 成语出处:
- 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
565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成语拼音:
-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ué
- 成语解释: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成语出处:
- 《文选 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
566
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 成语拼音:
-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iāng
- 成语解释:
- 百足:虫名,马陆,多足虫;僵:倒。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
567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成语拼音:
-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 成语解释:
-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
568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 成语拼音:
- bǎi zú zhī chóng,duàn ér bù jué
- 成语解释: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成语出处:
- 唐 马总《意林》卷一:“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
569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成语拼音:
-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 成语解释:
-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
570
伯仲之间
- 成语拼音:
- bó zhòng zhī jiān
- 成语解释:
- 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571
拔赵帜立赤帜
- 成语拼音:
-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 成语解释:
-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 成语出处:
- 见“拔赵帜易汉帜”。
-
572
白昼做梦
- 成语拼音:
- bái zhòu zuò mèng
- 成语解释:
- 大白天做起梦来。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我们真是白昼做梦!”
-
573
敝帚自享
- 成语拼音:
- bì zhǒu zì xiǎng
- 成语解释:
- 犹言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 成语出处:
-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书刘文清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从无连篇累牍之作。”
-
574
拔赵帜易汉帜
- 成语拼音:
-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 成语解释:
- 帜:旗帜;易:换。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
575
敝帚自珍
- 成语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成语解释:
-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 成语出处:
- 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576
弊帚自珍
- 成语拼音:
- bì zhǒu zì zhén
- 成语解释:
-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 成语出处:
- 宋 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577
不治之症
- 成语拼音:
- bù zhì zhī zhèng
- 成语解释: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成语出处:
- 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
57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成语拼音:
-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
- 成语解释:
- 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 成语出处:
-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579
撑岸就船
- 成语拼音:
- chēng àn jiù chuán
- 成语解释:
- 比喻颠倒主从,不合情理。
- 成语出处:
- 《水浒传》第二一回:“只见说撑船就岸,几曾有撑岸就船。你不来睬我,老娘倒落得。”
-
580
长安居大不易
- 成语拼音:
- cháng ān jū dà bù yì
- 成语解释:
-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 成语出处:
- 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 关于比喻的成语 形容比喻的成语 描述比喻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