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生生的成语 (635个)

521

象牙之塔

成语拼音:
xiàng yá zhī tǎ
成语解释:
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成语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 关于知识阶级》:“现在比较安全一点的,还有一条路,而不做时评而作艺术家,要为艺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前自然要比别处平安。”
522

心织笔耕

成语拼音:
xīn zhī bǐ gēng
成语解释:
比喻靠卖文
成语出处:
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九卷:“《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笔耕。’”
523

衣不蔽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bì tǐ
成语解释: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524

衣不布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bù tǐ
成语解释:
布:展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衣不布体,食无充肠,幼学三年不蒙师训。”
525

衣不重帛

成语拼音:
yī bù chóng bó
成语解释:
帛:布帛。不穿多层衣服。形容俭朴
成语出处:
《尹文子·大道》:“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
526

衣不重采

成语拼音:
yī bù chóng cǎi
成语解释:
重:重叠;采:通“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节俭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527

衣不盖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gài tǐ
成语解释: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528

饮冰茹檗

成语拼音:
yǐn bīng rú bò
成语解释:
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清苦。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529

饮冰食檗

成语拼音:
yǐn bīng shí bò
成语解释:
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形容清苦,为人清白。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530

饮冰食蘖

成语拼音:
yǐn bīng shí niè
成语解释:
“蘖”念bò。谓清苦,为人清白。语本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宋·王迈《岁晚偶题》诗:“饮冰食檗坐穷阎,旋觉星星上鬓髯。”亦作“饮冰茹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
成语出处:
语出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531

衣帛食肉

成语拼音:
yī bó shí ròu
成语解释:
衣:穿。穿锦衣,吃肉食。形容富裕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32

衣不曳地

成语拼音:
yī bù yè dì
成语解释:
曳:拖。衣服不拖在地上。形容俭朴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童仆,使人问乃知其夫人。”
533

衣不遮身

成语拼音:
yī bù zhē shēn
成语解释: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534

衣不遮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zhē tǐ
成语解释: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贫苦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6回:“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535

仰承鼻息

成语拼音:
yǎng chéng bí xī
成语解释:
仰:倚靠;鼻息:呼吸。依赖别人的呼吸来。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
536

咬菜根

成语拼音:
yǎo cài gēn
成语解释:
能够吃菜根过日子。形容能忍受艰苦的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可不戒哉!”
537

野处穴居

成语拼音:
yě chǔ xué jū
成语解释:
处:居住;穴:山洞。居住在洞里在荒野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538

一弛一张

成语拼音:
yī chí yī zhāng
成语解释:
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儒增》:“故张而不弛,文王不为。弛而不张,文王不行。一弛一张,文王以为当。”
539

咬得菜根

成语拼音:
yǎo dé cài gēn
成语解释:
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
成语出处:
宋·朱熹《小学·善行实敬身》:“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540

移东换西

成语拼音:
yí dōng huàn xī
成语解释:
一会移到东面,一会移到西面。指环境经常变动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吕子约书》:“遂欲别作调度,则恐一只得如此移东换西,终是不成家计也。”
* 关于活生生的成语 形容活生生的成语 描述活生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