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然然的成语 (329个)

21

道貌凛

成语拼音:
dào mào lǐn rán
成语解释:
犹道貌岸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仪形垒落。”
22

道貌俨

成语拼音:
dào mào yǎn rán
成语解释:
见“道貌岸”。
成语出处:
巴金《家》九:“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的。”
23

无余

成语拼音:
dàng rán wú yú
成语解释:
荡:洗涤;荡: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逐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烬,湘囊綖柣,荡无余。”
24

无遗

成语拼音:
dàng rán wú yí
成语解释:
荡:洗涤;荡: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无遗矣。”
25

一空

成语拼音:
dàng rán yī kōng
成语解释:
荡:洗涤;荡: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成语出处:
《宋史·杨偕传》:“且州之四面,属羌遭贼驱胁,荡一空,止存孤垒,犹四肢尽废,首面心腹独存也。”
26

浩气凛

成语拼音:
hào q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之气令人敬畏。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27

冰释

成语拼音:
huàn rán bīng shì
成语解释:
: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成语出处:
晋 杜预《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冰释,怡理顺,后为得也。”
28

天成

成语拼音:
hún rán tiān chéng
成语解释: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
成语出处:
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天成,无有畔岸。”
29

自成

成语拼音:
hún rán zì chéng
成语解释:
见“浑天成”。
成语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美丽的形象,应有适当的字汇来构成,这原是不错的;但二者实应同时产生,浑自成。”
30

不同

成语拼音:
jié rán bù tóng
成语解释:
: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必联系。
成语出处:
鲁迅《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不同。”
31

而去

成语拼音:
kè rán ér qù
成语解释:
:突。指人忽死去
成语出处: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92首:“则一旦溘而去,将一生心血,付之茫茫,岂不大可惜也。”
32

而逝

成语拼音:
kè rán ér shì
成语解释:
:突。指人忽死去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徐录五》:“忽呼邻里语曰:‘同居三十余年,今长别矣,以遗蜕奉托可乎?’溘而逝。”
33

正气

成语拼音:
lǐn rán zhèng qì
成语解释: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成语出处: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坦,眉宇间凛正气,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
34

毛发悚

成语拼音:
máo fā sǒng rán
成语解释:
亦作“毛发耸”。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
成语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戴监生偷听到两个鬼的一番议论,议论中居提到他。戴骤聆至此,毛发悚。”
35

毛发耸

成语拼音:
máo fā sǒng rán
成语解释:
见“毛发悚”。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朵思见之,毛发耸,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
36

不解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bù jiě
成语解释:
迷惘的样子。指对某事不理解。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不解。”
37

从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cóng fēng
成语解释:
同“靡向风”。
成语出处:
明·李贽《答马历山书》:“非龙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师说,不少改变,亦未必靡从风,一至此也。”
38

若失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ruò shī
成语解释:
: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自失之貌。’”
39

乡风

成语拼音:
mí rán xiāng fēng
成语解释:
见“靡向风”。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下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乡风矣。”
40

起敬

成语拼音:
sù rán qǐ jìng
成语解释: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增敬。”
* 关于然然的成语 形容然然的成语 描述然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