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犹言的成语 (697个)

181

发上冲冠

成语拼音: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成语解释:
发上指冠。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82

飞觞走斝

成语拼音:
fēi shāng zǒu zhēng
成语解释:
飞觥献斝。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183

浮头滑脑

成语拼音:
fú tóu huá nǎo
成语解释:
油头滑脑。形容人轻浮狡猾。
成语出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座中几个人,都是浮头滑脑的,没有甚么事可记。”
184

翻天作地

成语拼音:
fān tiān zuò dì
成语解释:
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185

防微杜衅

成语拼音:
fáng wēi dù xìn
成语解释:
防微杜渐。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十九:“往奉台翰,怜不肖之愚忠,教以防微杜衅,慎自持爱。”
186

负险不宾

成语拼音:
fù xiǎn bù bīn
成语解释:
负固不服。
成语出处:
《晋书·陶璜传》:“夷帅范熊世为逋寇,自称为王,数攻百姓;且连接扶南,种类猥多,朋党相倚,负险不宾。”
187

负险不臣

成语拼音:
fù xiǎn bù chén
成语解释:
负固不服。
成语出处:
《明史·林润传》:“龙文卜筑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心。”
188

分星拨两

成语拼音:
fēn xīng bō liǎng
成语解释:
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189

返邪归正

成语拼音:
fǎn xié guī zhèng
成语解释:
改邪归正。
成语出处:
唐·谭铢《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由此八关,返邪归正,成佛之境矣。”
190

负阻不宾

成语拼音:
fù zǔ bù bīn
成语解释:
负固不服。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191

负重含污

成语拼音:
fù zhòng hán wū
成语解释:
忍辱负重。
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胸劈众流,曾不出口。负重含污,浩如山薮。险趋人先,利居众后。”
192

格不相入

成语拼音:
gé bù xiāng rù
成语解释:
格格不入。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193

膏唇贩舌

成语拼音:
gāo chún fàn shé
成语解释:
膏唇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
成语出处: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194

肝胆胡越

成语拼音:
gān dǎn hú yuè
成语解释:
肝胆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喻远隔。肝胆,喻近。
成语出处:
《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
195

肝胆披沥

成语拼音:
gān dǎn pī lì
成语解释:
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
成语出处:
汤增璧《崇侠论》:“食人之禄,不顾其患,非志士所忍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歌,顾盼生姿,自谓肝胆披沥,不忘平生一诺。”
196

孤苦仃俜

成语拼音:
gū kǔ dīng pīng
成语解释:
孤苦零丁。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诘病》:“今生怎生?偏则是红颜薄命,眼见的孤苦仃俜。”
197

鬼刻神劖

成语拼音:
guǐ kè shén jì
成语解释:
鬼斧神工。
成语出处:
金·元好问《云峡》诗:“不知天壤此尤物,鬼刻神劖通有几?”
198

谷马砺兵

成语拼音:
gǔ mǎ lì bīng
成语解释:
秣马厉兵。
成语出处:
宋 陈师道《赠张文潜》诗:“秋来待试丞相府,谷马砺兵吾甚武。”
199

刿目鉥心

成语拼音:
guì mù shāng xīn
成语解释:
呕心沥血。
成语出处: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200

根蟠节错

成语拼音:
gēn pán jié cuò
成语解释:
盘根错节。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灵寿杖歌》:“根蟠节错相纠缠,含风饱雪经炎寒。”
* 关于犹言的成语 形容犹言的成语 描述犹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