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甚甚的成语 (40个)

21

了了

成语拼音:
bù shèn liǎo liǎo
成语解释:
:很;了了:明白。对事情不很明白;不大清楚。
成语出处:
《北齐书 永安王浚传》:“文宣末年多酒,浚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
22

不为已

成语拼音:
bù wéi yǐ shèn
成语解释:
: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23

卑之无高论

成语拼音:
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成语解释: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高论,令今可行也。’”
24

怨生

成语拼音:
ēn shèn yuàn shēng
成语解释:
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成语出处:
《亢仓子·用道》:“恩则怨生,爱多则憎至。”
25

其词

成语拼音:
gù shèn qí cí
成语解释:
指说话故意夸大,脱离事实。
成语出处:
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汉奸》:“盖我军所用侦探,率以数百钱,遣无赖小民,道听途说,或且故其词,以恫喝将士,摇动人心。”
26

其词

成语拼音:
guò shèn qí cí
成语解释: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其词。”
27

过为已

成语拼音:
guò wéi yǐ shèn
成语解释:
过:过分;为:做;已:过头。做得太过分。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者。”
28

疾风

成语拼音:
jí fēng shèn yǔ
成语解释:
指大风急雨。
成语出处:
语出《礼记 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29

名声籍

成语拼音:
míng shēng jí shèn
成语解释:
比喻名声极大。
成语出处: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
30

欺人太

成语拼音:
qī rén tài shèn
成语解释:
:过分。欺负人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成语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
31

一日

成语拼音:
rì shèn yī rì
成语解释:
一天比一天厉害。
成语出处: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一日?”
32

上好下

成语拼音:
shàng hǎo xià shèn
成语解释:
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焉者矣。”
33

嚣尘上

成语拼音:
shèn xiāo chén shàng
成语解释:
:很;嚣:喧闹。原指军营中人声喧哗;尘土飞扬。形容传播消息;议论纷纷。现多指错误或反动言论非常嚣张。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嚣,且尘上矣。”
34

相得

成语拼音:
xiāng dé shèn huān
成语解释:
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成语出处: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
35

轩轩

成语拼音:
xuān xuān shèn dé
成语解释:
轩轩:洋洋自得的样子。形容非常得意。[
成语出处:
《新唐书·孔戣传》:“戣自以适所志,轩轩得。”
36

衣冠

成语拼音:
yī guān shèn wěi
成语解释:
伟:壮美。衣着打扮壮观美好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伟。”
37

言之过

成语拼音:
yán zhī guò shèn
成语解释:
话说得太过头了。
成语出处:
茅盾《追求》四:“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但是,空穴来风,仲翁,你也是太登多了。以后总得注意。”
38

自律

成语拼音:
zì lǜ shèn yán
成语解释:
自律: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成语出处:
《金史·杨云翼传》:“自律严,其待人则宽。”
39

自视

成语拼音:
zì shì shèn gāo
成语解释: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6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40

详明

成语拼音:
yán shèn xiáng míng
成语解释:
论述很详尽明了
成语出处:
* 关于甚甚的成语 形容甚甚的成语 描述甚甚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