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志的成语 (28个)

21

恍恍惚惚

成语拼音:
huǎng huǎng hū hū
成语解释:
不清、迷惘的状态
成语出处:
唐·赵蕤《反经·知人》:“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
22

昏迷不醒

成语拼音:
hūn mí bù xǐng
成语解释:
昏沉,不省人事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次日昏迷不醒,叫唤也不答应,正不知甚么病症。”
23

利令智昏

成语拼音:
lì lìng zhì hūn
成语解释: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24

懵里懵懂

成语拼音:
měng lǐ měng dǒng
成语解释:
指人糊里糊涂,模糊不清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说道:‘呵,呵,信写好了吗?’”
25

魄散魂飘

成语拼音:
pò sàn hún piāo
成语解释:
形容人临死时昏迷、人事不省。
成语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26

以酒解酲

成语拼音:
yǐ jiǔ jiě chéng
成语解释:
酲:喝醉了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27

怏怏不平

成语拼音:
yàng yàng bù píng
成语解释:
怏怏:因不平而郁郁不乐。怏怏的,心中很感不平
成语出处:
《隋书·虞世基传》:“贫无产业,每佣书养亲,怏怏不平。”
28

悠悠忽忽

成语拼音:
yōu yōu hū hū
成语解释:
形容悠闲懒散或恍惚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佋怅自失。”
* 关于神志的成语 形容神志的成语 描述神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