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的成语 (262个)

201

暮气沉沉

成语拼音:
mù qì chén chén
成语解释:
形容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受命执政,生气勃勃,但朝廷却是暮气沉沉。”
202

磨拳擦掌

成语拼音:
mó quán cā zhǎng
成语解释:
①形容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②激动、气愤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枪,各分战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203

茫然若失

成语拼音:
máng rán ruò shī
成语解释: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形容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204

马瘦毛长

成语拼音:
mǎ shòu máo chá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205

没心没想

成语拼音:
méi xīn méi xiǎng
成语解释:
不集中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5卷:“方才喝礼时节,看他没心没想,两眼只看着新人。”
206

魄荡魂摇

成语拼音:
pò dàng hún yáo
成语解释:
形容受外界刺激、诱惑而不能集中。
成语出处:
《雪岩外传》第六回:“雪岩左顾右盼的赏鉴了一回,想起隋炀帝的乌铜镜屏的艳事,便不禁魄荡魂摇起来。”
207

贫穷潦倒

成语拼音:
pín qióng liáo dǎo
成语解释:
家境很穷、衣着破烂、状态很差
成语出处:
208

气冲霄汉

成语拼音:
qì chōng xiāo hàn
成语解释:
气:指;勇气;霄汉:指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现也形容无畏的革命
成语出处: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
209

气贯长虹

成语拼音:
qì guàn cháng hóng
成语解释:
气:气概;。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210

勤俭持家

成语拼音:
qín jiǎn chí jiā
成语解释:
以勤劳节约的操持家务
成语出处: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
211

寝皮食肉

成语拼音:
qǐn pí shí ròu
成语解释:
①《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为或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212

欺霜傲雪

成语拼音:
qī shuāng ào xuě
成语解释:
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
成语出处:
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213

群威群胆

成语拼音:
qún wēi qún dǎn
成语解释: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
成语出处:
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214

气宇昂昂

成语拼音:
qì yǔ áng áng
成语解释:
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饱满,气度不凡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215

如痴似醉

成语拼音:
rú chī sì zuì
成语解释:
亦作“如醉如痴”。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状态。
成语出处: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临朝。”
216

热情奔放

成语拼音:
rè qíng bēn fàng
成语解释:
充满热情的,充满活力、首创或应变能力的样子
成语出处:
217

失魂荡魄

成语拼音:
shī hún dàng pò
成语解释:
形容心意烦乱,恍惚。
成语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严蕊]乃是个绝色的女子。一应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所以人见了的,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
218

四平八稳

成语拼音:
sì píng bā wěn
成语解释: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的意思。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219

竖起脊梁

成语拼音:
shù qǐ jí liáng
成语解释:
比喻振作
成语出处:
宋·陈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然正大之体,挺特之气,竖起脊梁,当时轻重有无,独于门下归心而已。”
220

傫如丧狗

成语拼音:
shì rú sàng gǒu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失意而颓丧。语本《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成语出处:
* 关于精神的成语 形容精神的成语 描述精神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