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老的成语 (278个)

41

恤贫

成语拼音:
jìng lǎo xù pín
成语解释:
:年的人。尊敬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42

蚌生珠

成语拼音:
lǎo bàng shēng zhū
成语解释:
原比喻年有贤子。后指年得子。
成语出处: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蚌遂出明珠。”
43

大徒伤

成语拼音:
lǎo dà tú shāng
成语解释:
大:年纪大;徒:徒然。年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成语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大徒伤悲。”
44

大徒伤悲

成语拼音: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成语解释:
大:年纪大;徒:徒然。年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成语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大徒伤悲。”
45

大无成

成语拼音:
lǎo dà wú chéng
成语解释:
大:年。年纪已,无所成就。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大无成。”
46

当益壮

成语拼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成语解释:
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当益壮。”
47

而益壮

成语拼音:
lǎo ér yì zhuàng
成语解释:
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而志气更强壮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当益壮。”
48

骥伏枥

成语拼音:
lǎo jì fú lì
成语解释: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了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9

奸巨滑

成语拼音:
lǎo jiān jù huá
成语解释:
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虽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
50

迈龙钟

成语拼音:
lǎo mài lóng zhōng
成语解释:
形容年体衰,行动不便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51

怜贫敬

成语拼音:
lián pín jìng lǎo
成语解释:
:年的人;怜:怜恤。尊敬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52

怜贫惜

成语拼音:
lián pín xī lǎo
成语解释:
同情爱护贫穷的、年的人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2回:“难得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这样怜贫惜照看我。”
53

生常谈

成语拼音: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成语解释:
生:书生。原指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话。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生之常谭。”
54

实疙瘩

成语拼音:
lǎo shí gē dā
成语解释:
忠厚实的人
成语出处:
高玉宝《高玉宝》第五章:“也不要像你爹,一辈子是个实疙瘩,受人欺负。”
55

天拔地

成语拼音:
lǎo tiān bá dì
成语解释:
形容年人动作不灵活。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人家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56

油条

成语拼音:
lǎo yóu tiáo
成语解释:
比喻处世经验丰富而油滑的人,或者是毛病总是改不掉的人
成语出处:
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饲养员陈摆起一副油条的架子。”
57

龙钟

成语拼音:
nián lǎo lóng zhōng
成语解释:
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体衰,行动不灵便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作筵》:“尔母年龙钟,不能料理中馈。”
58

八小

成语拼音:
qī lǎo bā xiǎo
成语解释:
人与小孩。少少
成语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59

少年

成语拼音: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成语解释:
成:经历多。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练稳重。
成语出处:
汉 赵岐《三辅决录 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60

识途

成语拼音:
shí tú lǎo mǎ
成语解释:
认识路的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马之智可用也。'乃放马而随之,遂得道。”
* 关于老老的成语 形容老老的成语 描述老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