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耳的成语 (242个)

81

拭目

成语拼音:
qīng ěr shì mù
成语解释:
:侧着朵;拭目:擦眼睛。认真听,仔细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成语出处:
宋·陆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龙飞御极之初,天下倾拭目之时,所当戒者,惟嗜好而已。”
82

窃钟掩

成语拼音:
qiè zhōng yǎn ěr
成语解释:
:捂住朵。捂住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
《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83

如雷灌

成语拼音:
rú léi guàn ěr
成语解释:
亦作“如雷贯”。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成语出处:
《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桥梁皆断。”
84

盗钟

成语拼音:
sāi ěr dào zhōng
成语解释: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
85

偷铃

成语拼音:
sāi ěr tōu líng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成语出处:
《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偷铃,徒自欺诳。”
86

搔头摸

成语拼音:
sāo tóu mō ěr
成语解释:
抓抓头皮,摸摸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成语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两个人搔头摸,没有法想。”
87

危言逆

成语拼音:
wēi yán nì ěr
成语解释:
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谁为谋?”
88

袖手充

成语拼音:
xiù shǒu chōng ěr
成语解释:
袖手:藏手于袖中;充:塞住朵。指不闻不问,漠然置之
成语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手充,姑听命于发踪指示之人。”
89

许由洗

成语拼音:
xǔ yóu xǐ ěr
成语解释:
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朵,指不想当官
成语出处: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90

盗钟

成语拼音:
yǎn ěr dào zhōng
成语解释:
亦作“掩盗锺”。捂住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
成语出处: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
91

揉腮

成语拼音:
yōng ěr róu sāi
成语解释:
见“撧挠腮”。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我撧揉腮,有口难开。”
92

偷铃

成语拼音:
yǎn ěr tōu líng
成语解释:
同“掩盗钟”。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难道他掩偷铃,则待要见世生苗。”
93

眼花

成语拼音:
yǎn huā ěr rè
成语解释:
两眼昏眩,双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成语出处:
唐 李白《侠客行》诗:“眼花热后,意气素霓生。”
94

言提其

成语拼音:
yán tí qí ěr
成语解释:
揪着他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成语出处: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
95

洋洋盈

成语拼音:
yáng yáng yíng ěr
成语解释: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动听。
成语出处:
《论语 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哉。”
96

抓腮挖

成语拼音:
zhuā sāi wā ěr
成语解释:
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为好
成语出处:
茅盾《林家铺子》:“大家喝了一会闷酒,抓腮挖地想不出好主意。”
97

垂首帖

成语拼音:
chuí shǒu tiē ěr
成语解释:
垂:低下;帖:同“贴”,顺从,服帖。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
98

窗外有

成语拼音:
chuāng wài yǒu ěr
成语解释:
指秘密言谈可能泄密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9回:“展爷连忙摆手说:‘四弟悄言,岂不闻窗外有?’”
99

鼎铛有

成语拼音:
dǐng chēng yǒu ěr
成语解释:
鼎、铛:均为两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100

恶闻

成语拼音:
dù ěr è wén
成语解释:
塞住朵不愿听。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恶闻。”
* 关于耳耳的成语 形容耳耳的成语 描述耳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