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蛇蛇的成语 (96个)

81

逐鹿

成语拼音:
zhǎn shé zhú lù
成语解释:
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指群雄角逐,争夺天下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当径,愿还。’……乃前,拔剑击斩。”
82

不辨龙

成语拼音:
bù biàn lóng shé
成语解释:
辨:辨别,明察。是龙是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
成语出处: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二折:“如今那宪台疏乱滚滚当路豺狼,选法弊絮叨叨请俸日月,禹门深眼睁睁不辨龙。”
83

蝉蜕

成语拼音:
chán tuì shé jiě
成语解释:
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蝉蜕解,游于太清,轻举独往。”
84

地头

成语拼音:
dì tóu shé
成语解释: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
85

之珠

成语拼音:
líng shé zhī zhū
成语解释: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成语出处:
《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86

灰蚓线

成语拼音:
shé huī yǐn xiàn
成语解释:
蚓:蚯蚓。指和蚯蚓爬行留下的痕迹。比喻有线索可循
成语出处: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词亦文之一体。昔人名作,亦有理脉可寻。所谓灰蚓线之妙。”
87

口蜂针

成语拼音:
shé kǒu fēng zhēn
成语解释: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成语出处:
88

毛马角

成语拼音:
shé máo mǎ jiǎo
成语解释:
生毛,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无实者
成语出处:
章炳麟《王天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
89

入鼠出

成语拼音:
shé rù shǔ chū
成语解释:
钻穴,鼠出洞。比喻行动隐秘
成语出处:
严复《原强续篇》:“于是深怒积怨,退而治兵,入鼠出,不可端倪。”
90

七鼠

成语拼音:
sān shé qī shǔ
成语解释: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成语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七鼠。”
91

无头不行

成语拼音:
shé wú tóu bù xíng
成语解释:
行:走。比喻一个集体没有带头的就行动不起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8回:“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大都弃城逃生,各走各路。”
92

行鳞潜

成语拼音:
shé xíng lín qián
成语解释:
鳞:代指鱼;潜:没水。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成语出处:
汪东《刺客校军人论》:“刺客者,怀弹丸,倅匕首,行鳞潜,如螳螂捕蝉,恐其有警而飞翔。”
93

行鼠步

成语拼音:
shé xíng shǔ bù
成语解释:
步:步行。形容谨小慎微
成语出处: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乔回头》:“虽小道亦有可观,但我见贤弟行鼠步,鬼鬼马马,无文无气。”
94

一龙一

成语拼音:
yī lóng yī shé
成语解释: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一日五化之谓周。”
95

走蚓惊

成语拼音:
zǒu yǐn jīng shé
成语解释:
蚓:蚯蚓。跑着的蚯蚓,惊走的。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成语出处:
元·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丹青帧摸巧样回莺舞鹤。”
96

鼠横行

成语拼音:
shé shǔ héng xíng
成语解释:
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 关于蛇蛇的成语 形容蛇蛇的成语 描述蛇蛇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