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东的成语 (164个)

121

西

成语拼音:
dōng fú xī dǎo
成语解释: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成语出处:
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西倒野酴醿。”
122

西

成语拼音:
dōng gǔn xī pá
成语解释: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
《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西爬,急忙逃命。”
123

西

成语拼音:
dōng lāo xī mō
成语解释:
谓盲目地四处求索。
成语出处:
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西摸,如捕风系影。”
124

西

成语拼音:
dōng lái xī qù
成语解释:
谓行人来来往往。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125

西

成语拼音:
dōng lín xī shè
成语解释: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成语出处:
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126

西

成语拼音:
dōng liàng xī shé
成语解释:
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
成语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127

西

成语拼音:
dōng liè xī yú
成语解释:
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成语出处:
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128

西

成语拼音:
dōng lán xī zǔ
成语解释:
指极力阻拦
成语出处:
《雪岩外传》第十回:“众家人听说,忙西阻的教他们止声。”
129

西

成语拼音:
dōng lín xī zhǎo
成语解释:
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西爪,语焉不详。”
130

西

成语拼音:
dōng míng xī yīng
成语解释:
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成语出处:
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西应,速于邮命。”
131

西

成语拼音:
dōng niǔ xī niē
成语解释:
扭捏作态,不爽快。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132

西

成语拼音:
dōng nù xī yuàn
成语解释:
比喻迁怒于人。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西怨。”
133

西

成语拼音:
dōng qū xī bù
成语解释:
谓相背而行。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比之损》:“二人异路,西步,千里之外,不相知处。”
134

西

成语拼音:
dōng táo xī cuàn
成语解释:
四处逃亡与逃避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135

西

成语拼音:
dōng tōu xī mō
成语解释:
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西摸。”
136

西

成语拼音:
dōng tuī xī zǔ
成语解释:
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137

西

成语拼音:
dōng xián xī chě
成语解释:
指到处张罗。
成语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西扯,忧苦莫当。”
138

西

成语拼音:
dōng xué xī dǎo
成语解释:
形容行走艰难。
成语出处:
明·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是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139

西易面

成语拼音:
dōng xi yì miàn
成语解释:
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成语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140

西

成语拼音:
dōng yáo xī bǎi
成语解释:
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见那边妖妇妖尼,笑吟吟的将拂子西摆。”
* 关于西东的成语 形容西东的成语 描述西东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