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话的成语 (329个)

321

知无不言

成语拼音:
zhī wú bù yán
成语解释: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的(言:)。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
成语出处:
《魏书 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
322

转弯抹角

成语拼音:
zhuǎn wān mò jiǎo
成语解释:
比喻、做事绕弯子;不直截了当。抹角:挨着墙角绕过。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323

自相抵牾

成语拼音:
zì xiāng dǐ wǔ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做事前后抵触
成语出处:
章炳麟《答梦庵》:“梦庵既以声闻缘觉与大乘菩萨有悲观乐观之分,而复言佛法无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324

载笑载言

成语拼音:
zài xiào zài yán
成语解释:
边笑边
成语出处:
汉·杨修《节游赋》:“于是迂回详观,目周一倦,御于方舟,载笑载言。”
325

正言不讳

成语拼音:
zhèng yán bù huì
成语解释:
爽直,毫无忌讳。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326

直言无讳

成语拼音:
zhí yán wú huì
成语解释:
直率地,无所隐讳。
成语出处:
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327

直言勿讳

成语拼音:
zhí yán wù huì
成语解释:
直率地,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成语出处:
清 张廷玉《明史 弋谦传》:“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
328

自言自语

成语拼音:
zì yán zì yǔ
成语解释:
言、语:。自己跟自己
成语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里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329

字斟句酌

成语拼音:
zì zhēn jù zhuó
成语解释: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 关于说话的成语 形容说话的成语 描述说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