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达的成语 (99个)

81

识时

成语拼音:
shí shí dá biàn
成语解释:
认清时势,通权变。
成语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汉儿字圣旨》:“若蒙圣慈,特发使命,宣示德音,开其生路,彼亦识时变之士也,宁不以数万生灵为念乎!”
82

四通八

成语拼音:
sì tōng bā dá
成语解释:
通、: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成语出处:
《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游士之所凑也。”
83

通古

成语拼音:
tōng gǔ dá biàn
成语解释: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也。”
84

通今

成语拼音:
tōng jīn dá gǔ
成语解释:
同“通今博古”。
成语出处:
胡蕴玉《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通今古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85

通权

成语拼音:
tōng quán dá biàn
成语解释:
通:懂得;权:权宜;: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86

通情

成语拼音:
tōng qíng dá lǐ
成语解释:
对事理认识得透彻、明了。指说话、做事很讲情理。通、:明白、通晓。通人情事理。
成语出处:
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理,请坐奉茶。”
87

通权

成语拼音:
tōng quán dá lǐ
成语解释:
通晓权宜与事理。
成语出处:
汉·王粲《弹棋赋》序:“因行聘志,通权理,六博是也。”
88

通时

成语拼音:
tōng shí dá wù
成语解释:
谓了解客观形势。
成语出处:
清·陈确《答沈朗思书》:“而通时务之士,则又群相惊惧危恐,蓄缩而莫取出一言。”
89

通天

成语拼音:
tōng tiān dá dì
成语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成语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六回:“俺是通天地,有一无二,带管本山山寨头名寨主女将军。”
90

通文

成语拼音:
tōng wén dá yì
成语解释: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
《西游补》第一回:“我们老和尚是个通文艺之人,却又慈悲太过。”
91

通宵

成语拼音:
tōng xiāo dá dàn
成语解释: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到;旦:天亮。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旦。”
92

通真

成语拼音:
tōng zhēn dá líng
成语解释:
与神仙交往。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灵。”
93

兴旺发

成语拼音:
xīng wàng fā dá
成语解释:
兴盛繁荣,发展壮大。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成语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的标志之一。”
94

下学上

成语拼音:
xià xué shàng dá
成语解释: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成语出处:
《论语 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
95

以权

成语拼音:
yǐ quán dá biàn
成语解释:
用灵活的态度去适应变化发展的时势。
成语出处:
清·王韬《变法自强》下:“不知时之所尚,势之所趋,终贵因事制宜,以权变。”
96

枕戈

成语拼音:
zhěn gē dá dàn
成语解释:
见“枕戈待旦”。
成语出处:
清·张廷玉《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97

知其一不其二

成语拼音: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
成语解释: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
宋·苏轼《汉武帝论》:“知其一,不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
98

知书

成语拼音:
zhī shū dá lǐ
成语解释:
知、: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成语出处:
《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礼。”
99

聪明睿

成语拼音:
cōng míng ruì dá
成语解释:
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成语出处:
* 关于达达的成语 形容达达的成语 描述达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