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反的成语 (35个)

21

横行逆施

成语拼音:
héng xíng nì shī
成语解释:
谓做事常道,行为不轨。
成语出处:
述之《怎样才能解决江浙目前的危急问题》:“我们知道北伐军为了援救江浙的民众起见,为了铲除帝国主义的工具起见,绝对不能容忍这班强盗军阀在江浙横行逆施。”
22

离经叛道

成语拼音:
lí jīng pàn dào
成语解释:
离:背离;叛:背叛;经:儒家经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规范。背离、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泛指背离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言论或学说的行为。
成语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23

谋为不轨

成语拼音:
móu wéi bù guǐ
成语解释:
指准备做法纪的事或搞叛乱活动。
成语出处:
《魏书 任城王澄传》:“适得阳平表曰:穆泰谋为不轨,招诱宗室。”
24

逆天暴物

成语拼音:
nì tiān bào wù
成语解释:
天意,残害万物。
成语出处:
《文子·精诚》:“逆天暴物,即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乘,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25

逆天无道

成语拼音:
nì tiān wú dào
成语解释:
逆:;道:道义。天理,毫无道义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
26

穷凶极悖

成语拼音:
qióng xiōng jí bèi
成语解释:
悖:。做事凶残不合礼法
成语出处:
《宋书·少帝纪》:“义符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于此。”
27

失道寡助

成语拼音:
shī dào guǎ zhù
成语解释:
道:道义;寡:少。做事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8

童牛角马

成语拼音:
tóng niú jiǎo mǎ
成语解释: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成语出处:
汉 扬雄《太玄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29

枉法营私

成语拼音:
wǎng fǎ yíng sī
成语解释:
枉:歪曲,。指曲解破坏法律以谋私利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诚为枉法营私,原王章所不宥。”
30

徇私舞弊

成语拼音:
xùn sī wǔ bì
成语解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法规的事。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31

徇私枉法

成语拼音:
xùn sī wǎng fǎ
成语解释:
迁就私情而法纪。
成语出处:
王朔《人莫予毒》:“再说我们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道我会徇私枉法?”
32

一不扭众

成语拼音:
yī bù niǔ zhòng
成语解释:
一个人难众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细想了想,这事不但无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
33

揠苗助长

成语拼音:
yà miáo zhù zhǎng
成语解释: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4

知法犯法

成语拼音:
zhī fǎ fàn fǎ
成语解释:
知道法律;却法律。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35

凿破浑沌

成语拼音:
záo pò hùn dùn
成语解释:
浑沌:传说中的中央之帝。指自然,致成祸害。也指开通耳目,增长人的知识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是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 关于违反的成语 形容违反的成语 描述违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