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遮盖的成语 (29个)

21

覆鹿寻蕉

成语拼音:
fù lù xún jiāo
成语解释:
覆:;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22

覆鹿遗蕉

成语拼音:
fù lù yí jiāo
成语解释:
覆:;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成语出处:
清·王闿运《桂阳州志序》:“罗平沼成,明社已屋,覆鹿遗蕉,亡猿灾木。”
23

发蒙振落

成语拼音:
fā méng zhèn luò
成语解释:
蒙:,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24

衣不蔽体

成语拼音:
yī bù bì tǐ
成语解释:
蔽:。衣服破烂,连身子都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25

掩鼻而过

成语拼音:
yǎn bí ér guò
成语解释:
掩:。捂着鼻子走开。形容对事物丑恶的嫌恶。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26

掩耳盗铃

成语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成语解释:
掩:;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7

掩耳而走

成语拼音:
yǎn ěr ér zǒu
成语解释:
掩:。捂着耳朵走开。指不愿听别人的话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28

掩面失色

成语拼音:
yǎn miàn shī sè
成语解释:
掩:着脸不敢看,脸因惊恐而变色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29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成语拼音:
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蔽:;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关于遮盖的成语 形容遮盖的成语 描述遮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