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轻的成语 (57个)

41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qīng cái
成语解释:
谓看仁义而视钱财。
成语出处: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
42

于泰山,于鸿毛

成语拼音:
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成语解释: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大或比大雁的毛还,指双价值
成语出处:
高晓声《刘宇写书》:“是的,刘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于泰山,或于鸿毛。刘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只有天晓得。”
43

成语拼音:
bì zhòng jiù qīng
成语解释:
:指避开要紧的事;就:指抓小事情。避开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要的方面。
成语出处: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相去。”
44

蝉翼为,千钧为

成语拼音:
chán yì wéi zhòng,qiān jūn wéi qīng
成语解释: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的,三万斤的量看成是亲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千钧为;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45

千里送鹅毛,礼情意

成语拼音:
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成语解释: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
成语出处:
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情意!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46

成语拼音:
qīng shì zhòng bào
成语解释:
报:报告。小事情用严语气报告
成语出处: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过来,我看去,这厮报。”
47

倒置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dào zhì
成语解释:
置:放;摆。把要的和次要的摆颠倒了。
成语出处:
宋 刘安世《尽言集》:“倒置,有害政体。”
48

成语拼音:
qì zhòng qǔ qīng
成语解释:
弃:抛开。舍弃要的采取次要的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而取也。”
49

成语拼音:
rèn zhòng cái qīng
成语解释:
责任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成语出处:
三国蜀 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故多阙漏。”
50

是非

成语拼音:
shì fēi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
正确和谬误,事情的要与不
成语出处: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当然还是要分别是非,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还是要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51

一言为,百金为

成语拼音:
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
成语解释:
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指信守诺言可贵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百金。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52

不分

成语拼音:
bù fēn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
指人办事盲目,不分主次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53

成语拼音:
jū zhòng yù qīng
成语解释: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成语出处: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之势。”
54

成语拼音:
méi qīng méi zhòng
成语解释:
指言语或动作鲁莽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9回:“那小孩子没的便说不好了,石师爷的老太太上了吊了。”
55

成语拼音:
nèi zhòng wài qīng
成语解释:
内: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权大,外官权小
成语出处:
《宋史·高宗纪》:“以内,命省台、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
56

权衡

成语拼音:
quán héng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哪个。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成语出处:
《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57

失宜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shī yí
成语解释:
谓对事情的要与否处置失当。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若死行阵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失宜矣。”
* 关于重轻的成语 形容重轻的成语 描述重轻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