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鹿鹿的成语 (34个)

21

标枝野鹿

成语拼音:
biāo zhī yě lù
成语解释:
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
成语出处:
《庄子 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22

鹿走险

成语拼音:
dìng lù zǒu xiǎn
成语解释:
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成语出处: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档案》:“诚恐川人骤见兵威,妄思自卫,铤鹿走险,风鹤皆惊。”
23

鹿皮苍璧

成语拼音:
lù pí cāng bì
成语解释:
形容本末不相称。
成语出处:
《汉书 食货志下》:“上(汉武帝)与汤(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颜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24

鹿裘不完

成语拼音:
lù qiú bù wán
成语解释:
比喻检朴节俭。
成语出处:
《汉书·虞延传》:“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
25

鹿死谁手

成语拼音:
lù sǐ shuí shǒu
成语解释:
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成语出处:
《晋书 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26

鹿走苏台

成语拼音:
lù zǒu sū tái
成语解释:
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27

秦失其鹿

成语拼音:
qín shī qí lù
成语解释: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28

鹿儿心头撞

成语拼音:
xiǎo lù ér xīn tóu zhuàng
成语解释:
像小鹿在撞心。形容十分惊慌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29

獐麇马鹿

成语拼音:
zhāng jūn mǎ lù
成语解释:
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成语出处:
《西湖志余》卷二十五:“杭州人言举止仓皇者曰獐麇马鹿,盖四物善骇,见人则跳跃自窜。”
30

木石鹿

成语拼音:
mù shí lù shǐ
成语解释:
豕:猪。如同木头、石头、鹿和猪一样。形容愚笨无知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冤哉!谓我木石鹿豕耶!具有口鼻,岂有触香臭而不知者?”
31

鹿为马

成语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成语解释:
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32

斩蛇逐鹿

成语拼音:
zhǎn shé zhú lù
成语解释:
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指群雄角逐,争夺天下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乃前,拔剑击斩蛇。”
33

鹿之梦

成语拼音:
jiāo lù zhī mèng
成语解释:
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34

鹿伏鹤行

成语拼音:
lù fú hè xí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 关于鹿鹿的成语 形容鹿鹿的成语 描述鹿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