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成语列表 (40928个)
-
981
黯然神伤
- 成语拼音:
- àn rán shén shāng
- 成语解释:
-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 成语出处: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
982
不寒而栗
- 成语拼音:
- bù hán ér lì
- 成语解释:
-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
983
风卷残云
- 成语拼音:
- fēng juǎn cán yún
- 成语解释: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成语出处:
- 唐 戎昱《霁雪》:“风卷残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
984
灰飞烟灭
- 成语拼音:
- huī fēi yān miè
- 成语解释:
- 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985
鸡鸣狗盗
- 成语拼音:
- jī míng gǒu dào
- 成语解释:
-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
986
卷土重来
- 成语拼音:
- juǎn tǔ chóng lái
- 成语解释:
-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
- 成语出处:
-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987
目不窥园
- 成语拼音:
- mù bù kuī yuán
- 成语解释:
-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
988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成语拼音:
-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 成语解释:
- 青:靛青;蓝:草名。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固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究竟是他受业之师,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学问岂能悬殊?”
-
989
千方百计
- 成语拼音:
- qiān fāng bǎi jì
- 成语解释:
- 方:方法;计:计谋。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朱子类语 卷三十五 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
990
七零八落
- 成语拼音:
- qī líng bā luò
- 成语解释:
-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 成语出处: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
991
人之常情
- 成语拼音:
- rén zhī cháng qíng
- 成语解释:
-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 成语出处:
- 南朝 粱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文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
992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成语拼音:
-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 成语解释: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993
投笔从戎
- 成语拼音:
- tóu bǐ cóng róng
- 成语解释:
-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
994
韬光养晦
- 成语拼音:
- tāo guāng yǎng huì
- 成语解释:
-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 成语出处:
-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
995
徒劳无功
- 成语拼音:
- tú láo wú gōng
- 成语解释:
-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
996
袖手旁观
- 成语拼音:
- xiù shǒu páng guān
- 成语解释:
- 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
997
信以为真
- 成语拼音:
- xìn yǐ wéi zhēn
- 成语解释: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
998
欲擒故纵
- 成语拼音:
- yù qín gù zòng
- 成语解释:
-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纵:放开。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别人;先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或充分暴露;然后再下手。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
999
凿壁偷光
- 成语拼音:
- záo bì tōu guāng
- 成语解释:
-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 成语出处:
-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1000
自相矛盾
- 成语拼音:
- zì xiāng máo dùn
- 成语解释:
-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 成语出处:
- 《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 网站提供40929个成语大全和成语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