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成语列表 (40928个)
-
1221
傲然挺立
- 成语拼音:
- ào rán tǐng lì
- 成语解释:
-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 成语出处:
-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1222
草木皆兵
- 成语拼音:
- cǎo mù jiē bīng
- 成语解释:
-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 成语出处: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
1223
大喜过望
- 成语拼音:
- dà xǐ guò wàng
- 成语解释:
-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
1224
风口浪尖
- 成语拼音:
- fēng kǒu làng jiān
- 成语解释:
-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 成语出处:
- 向春《煤城怒火》第21章:“现在到了风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时候了,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抗日,一定要干出个英雄样来!”
-
1225
锋芒毕露
- 成语拼音:
- fēng máng bì lù
- 成语解释:
-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
1226
恭恭敬敬
- 成语拼音:
-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 成语解释:
- 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
1227
坚贞不屈
- 成语拼音:
- jiān zhēn bù qū
- 成语解释:
- 贞:节操。坚定有气节;绝不屈服。
- 成语出处:
- 唐 韦应物《江州集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
1228
料事如神
- 成语拼音:
- liào shì rú shén
- 成语解释:
- 料事: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如神: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形容对事情的预料和事情发生的完全一样。
- 成语出处:
- 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
1229
貌合神离
- 成语拼音:
- mào hé shén lí
- 成语解释:
-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 成语出处:
-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得新忘旧》:“自有此宠复,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对,亦只貌合神离耳。”
-
1230
披头散发
- 成语拼音:
- pī tóu sàn fà
- 成语解释:
- 披:散开;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
-
1231
气宇轩昂
- 成语拼音:
- qì yǔ xuān áng
- 成语解释:
-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
1232
随波逐流
- 成语拼音:
- suí bō zhú liú
- 成语解释:
- 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着别人走。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
1233
顺理成章
- 成语拼音: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 成语解释:
- 章:篇章;理:条理。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也。”
-
1234
所向披靡
- 成语拼音:
- suǒ xiàng pī mǐ
- 成语解释:
-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 成语出处:
- 《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
1235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 成语解释: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
1236
五湖四海
- 成语拼音:
- wǔ hú sì hǎi
- 成语解释:
- 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 成语出处:
- 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
1237
凶神恶煞
- 成语拼音:
- xiōng shén è shà
- 成语解释:
- 原指凶恶的神。后来指凶恶的坏人。煞:迷信说法中的凶神。
- 成语出处:
- 元 王晔《桃花女》第三折:“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
1238
仪表堂堂
- 成语拼音:
- yí biǎo táng táng
- 成语解释:
-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风度威严。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
1239
炎黄子孙
- 成语拼音:
- yán huáng zǐ sūn
- 成语解释: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 成语出处:
- 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
1240
一模一样
- 成语拼音:
- yī mú yī yàng
- 成语解释:
- 一个模样。指样子完全相同。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盖因各父母所生,千支万派,那能够一模一样的?”
* 网站提供40929个成语大全和成语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