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的成语 (449个)

381

亦复如此

成语拼音:
yì fù rú cǐ
成语解释:
复:又,再。也是这样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382

援古刺今

成语拼音:
yuán gǔ cì jīn
成语解释: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成语出处: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
383

一寒如此

成语拼音:
yī hán rú cǐ
成语解释:
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384

语近词冗

成语拼音:
yǔ jìn cí rǒng
成语解释:
谓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成语出处: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三》:“翟公巽谓范蔚宗书语近词冗,事多注见。”
385

一决雌雄

成语拼音:
yī jué cí xióng
成语解释: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定胜败高低。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386

一家之辞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cí
成语解释:
同“一家之言”。
成语出处:
《晋书·裴頠传》:“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
387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成语拼音:
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388

异口同辞

成语拼音:
yì kǒu tóng cí
成语解释:
异:不同。大家说得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啧北事,皆异口同辞。”
389

原来如此

成语拼音:
yuán lái rú cǐ
成语解释:
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原来是这样。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原来如此,倒教我们悬了几日心。”
390

一面虚词

成语拼音:
yī miàn xū cí
成语解释:
单方面所说的假话
成语出处:
《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避祸屯田计》:“明公休听外人一面虚词,欲杀某也。”
391

一面之词

成语拼音:
yī miàn zhī cí
成语解释:
单方面的言辞;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392

溢美之辞

成语拼音:
yì měi zhī cí
成语解释:
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
成语出处: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雨农遽为之序,且有溢美之辞。”
393

一面之辞

成语拼音:
yī miàn zhī cí
成语解释:
见“一面之词”。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394

一诺无辞

成语拼音:
yī nuò wú cí
成语解释: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395

意切辞尽

成语拼音:
yì qiè cí jìn
成语解释:
意:心愿,意向。心意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成语出处:
唐·李翱《劝裴相比自出征书》:“伏望试以狂言,访于所知厚者,意切辞尽,不暇文饰,伏惟少赐省察。”
396

艳曲淫词

成语拼音:
yàn qǔ yín cí
成语解释:
淫:淫荡。妖艳淫秽的词曲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2回:“至乐,则尽放郑声,以复雅乐,琵琶弦索,艳曲淫词,付之祖龙一炬。”
397

与世长辞

成语拼音:
yǔ shì cháng cí
成语解释:
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
成语出处:
汉 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常辞。”
398

以文害辞

成语拼音:
yǐ wén hài cí
成语解释:
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成语出处: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399

语无伦次

成语拼音:
yǔ wú lún cì
成语解释:
伦次:次序;条理。话讲得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成语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第七卷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论次,而意若贯珠。”
400

言无伦次

成语拼音:
yán wú lún cì
成语解释:
语言杂乱无章。
成语出处:
明·李开先《亡妻张宜人散传》:“言无伦次,事无统纪。”参见“语无伦次”。
* ci成语,ci的成语,带c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