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的成语 (411个)

141

感恩戴义

成语拼音:
gǎn ēn dài yì
成语解释:
感:感激;戴:尊敬,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142

高冠博带

成语拼音:
gāo guān bó dài
成语解释: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成语出处:
《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143

根连株逮

成语拼音:
gēn lián zhū dǎi
成语解释:
犹株连。
成语出处:
《元典章·刑部二·系狱》:“小有词诉,根连株逮,动至什伯,系累满途,囹圄成市。”
144

刮目相待

成语拼音:
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语解释: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5

冠袍带履

成语拼音:
guān páo dài lǚ
成语解释: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146

冠山戴粒

成语拼音:
guàn shān dài lì
成语解释: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
成语出处:
《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147

更新换代

成语拼音:
gēng xīn huàn dài
成语解释:
以新换旧
成语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可巧那年竹子开花结米,自然更新换代,一山一山的都枯死了。”
148

改姓易代

成语拼音:
gǎi xìng yì dài
成语解释:
谓朝代改换。泛指政权更替。
成语出处:
《宋书·符瑞志上》:“岁星入太微,内有兵乱,人主以弱。三者,汉改姓易代之异也。”
149

缓步代车

成语拼音:
huǎn bù dài chē
成语解释:
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成语出处:
唐·魏徴《隋书·刘炫传自赞》:“玩文史以恰神,阅鱼鸟以散虑,观省野物,登临园沼,缓步代车,无事为责。”
150

含苞待放

成语拼音:
hán bāo dài fàng
成语解释: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151

含齿戴发

成语拼音:
hán chǐ dài fā
成语解释:
口中有齿,头上长发。指人类。
成语出处:
《魏书·韩子熙传》:“遂乃擅废太后,离隔二宫,拷掠胡定,诬王行毒,含齿戴发,莫不悲惋。”
152

好戴高帽

成语拼音:
hǎo dài gāo mào
成语解释: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成语出处:
《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153

缓带轻裘

成语拼音:
huǎn dài qīng qiú
成语解释:
缓:宽松;裘:皮衣。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154

海岱清士

成语拼音:
hǎi dài qīng shì
成语解释:
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引申为海内。海内的清廉之士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真海岱清士。”
155

河带山砺

成语拼音:
hé dài shān lì
成语解释:
河:黄河;带:衣带;山:泰山;砺:磨刀石。黄河像条衣带,泰山像块磨刀石。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
成语出处:
北周·宇文道《庾信集序》:“河带山砺,贻厥于后。”
156

黄发骀背

成语拼音:
huáng fā dài bèi
成语解释:
见“黄发台背”。
成语出处:
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
157

黄金时代

成语拼音:
huáng jīn shí dài
成语解释:
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指经济、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
成语出处:
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158

话里带刺

成语拼音:
huà lǐ dài cì
成语解释: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成语出处:
范乃仲《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升级一听,话里带刺,来者不善。”
159

鸿毛泰岱

成语拼音:
hóng máo tai dài
成语解释:
见“鸿毛泰山”。
成语出处:
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160

河山带砺

成语拼音:
hé shān dài lì
成语解释: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 dai成语,dai的成语,带da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