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的成语 (429个)

121

放浪无拘

成语拼音:
fàng làng wú jū
成语解释:
见“放浪不羁”。
成语出处: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建》:“建性耽酒,放浪无拘。”
122

放浪无羁

成语拼音:
fàng làng wú jī
成语解释: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成语出处:
宋 惠洪《遇如无象于石霜,如与睿廓然相好,故赠之》诗:“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无羁人。”
123

放浪形骸

成语拼音:
fàng làng xíng hái
成语解释: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成语出处:
《晋书 王羲之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24

方领圆冠

成语拼音:
fāng lǐng yuán guàn
成语解释: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成语出处: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125

房谋杜断

成语拼音:
fáng móu dù duàn
成语解释: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成语出处:
《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126

方面大耳

成语拼音:
fāng miàn dà ěr
成语解释:
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127

防萌杜渐

成语拼音:
fáng méng dù jiàn
成语解释: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成语出处:
《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128

放马后炮

成语拼音:
fàng mǎ hòu pào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129

放马华阳

成语拼音:
fàng mǎ huá yáng
成语解释:
谓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
130

方命圮族

成语拼音:
fāng mìng pǐ zú
成语解释:
方命:违命;圮族:危害族人。指不遵从法纪命令,危害同族的人。比喻民族败类
成语出处:
《尚书·尧典》:“吁!咈哉,方命圮族。”
13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拼音: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132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成语拼音: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
成语解释:
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133

放牛归马

成语拼音:
fàng niú guī mǎ
成语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134

芳年华月

成语拼音:
fāng nián huá yuè
成语解释:
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135

放泼撒豪

成语拼音:
fàng pō sā háo
成语解释:
耍无赖,仗势压人。
成语出处:
克非《春潮急》三十:“决心放泼撒豪的李胡子,伸手抓下头上的垮皮帽,在方桌上使劲一掼,冲着孟二胡子喊:‘出去!’”
136

放屁添风

成语拼音:
fàng pì tiān fēng
成语解释:
谓从旁助威。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
137

访贫问苦

成语拼音:
fǎng pín wèn kǔ
成语解释: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成语出处:
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138

放僻邪侈

成语拼音:
fàng pì xié chǐ
成语解释:
见“放辟邪侈”。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
139

放辟邪侈

成语拼音:
fàng pì xié chǐ
成语解释: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140

放辟淫侈

成语拼音:
fàng pì yín chǐ
成语解释:
见“放僻淫佚”。
成语出处:
清·刘大櫆《序》:余观今之为友者,无故而聚于一室,酒食嬉戏,相与为放辟淫侈之谈。”
* fang成语,fang的成语,带fang的成语。